24H直播

醫界抗議放寬醫學生招生數 教育部稱仍未超過1300人門檻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教育部6月拍板放寬醫學生招生人數,引發部分醫界團體抗議,認為招生名額過度增加,恐怕影響整體醫療服務體系、與醫學教育品質。衛福部長邱泰源表達衛福部的立場,堅守醫學生1300名額上限。教育部回應,醫學系招生總量是依法管制,至今未曾放寬、擴招,在1300名總量內,沒有繞道招生問題。

大學畢業,部分學生會選擇繼續攻讀。過去清華、中興、中山3所學校配合衛福部「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公費方式招生學士後醫學系23個名額,並在2025年不再續辦。如今教育部在6月拍板,3校名額從23人增加到35人,公費也變成自費一般生。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指出,「很多公費生的容額、後醫系的容額,還有中醫轉西醫的,似乎教育部很狹義的把他當作說,1300個就是所謂的高中生要考大學的容額。不能說把公費轉為自費的醫學生的容額,這樣等於是擴充。」

不過包含基層醫療協會、基層醫師公會、多個縣市醫師公會,共11個醫療團體聯合發聲明抗議,表示台灣醫學生控管以1300名員額行之有年,是依照醫療人力推估等因素規劃。如今招生名額增加,如果再加上國防醫學系等計入,醫學生實則超過1600人,恐怕造成整體醫療服務體系與教育品質的負面影響。

醫師團體也強調,南韓政府曾貿然推動醫學系擴招,最終引爆住院醫師大規模抗議,如今就怕步上後塵。

衛福部長邱泰源提及,「以衛福部的立場,我們過去長久以來,就是堅守1300個名額這樣子,那這個到現在也沒有變,台灣醫師根據研究其實是患不均,不是患寡。」

不過,教育部發聲明稿澄清,外界將國防醫學院或境外醫學生人數混為一談,純屬誤解。國防醫學院是依《軍事教育條例》設立,招生名額非教育部核定,不納入招生總量範圍。至於最新114學年核定招生名額,目前大約1100個,若再加上115學年清華、中興、中山3校合招105名,不會超過1300門檻,並未突破總量管制。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