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核國家核彈數增 專家示警推升全球核戰風險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2025)年還沒過完一半,全球已經爆發多場新舊衝突,而其中許多國家都擁有核子武器,讓外界不免感到憂慮。有專家警告,各國擁有的核彈數量正在增加,未來戰場更有可能延伸到網路與外太空。
俄烏與以哈2場戰爭尚未結束,印度與巴基斯坦、以色列與伊朗之間又在今年爆發衝突。
在這4場軍事衝突中,俄羅斯、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實質上都擁有核子武器,上週才加入戰局的伊朗,則被猜測距離研發核武成功只剩下幾個月時間。局勢升級,令世界各國格外緊張。
有智庫專家指出,全球發生核子戰爭的風險正在悄悄升高,幾乎所有擁有核武的國家,都有增加數量或是更新設備的計畫。
斯德哥爾摩國際安全研究所所長史密斯表示,「我認為美國很認真要擁有第二擊的能力,也就是報復性的核能力,川普已經明示,要建立很強大的飛彈防禦系統,也就是他在說的金穹系統。」
智庫統計,全球目前總共有1萬2241枚核彈頭,分別屬於9個國家。其中各擁有5000多枚的俄羅斯與美國,都有相當完整的計畫,來更新與汰換核彈頭。第3名中國雖然只有600枚彈頭,但其中大約100枚是都在過去2年製造完工,速度相當驚人。
不過專家表示,過去競爭核彈數量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核戰的形態將會更聚焦在科技上,像是操作與發射核武的軟體;太空科技的發展,也讓核戰更可能在地球以外的地方發生。
斯德哥爾摩國際安全研究所所長史密斯認為,「我們看到新核武競賽的跡象,這將是一場高科技的競賽,會在外太空或是網路空間指揮核武的軟體,將會是強權競爭的焦點。」
核武實際上僅在二次大戰末期被使用在打擊日本,由於威力實在太驚人,如何避免核子戰爭曾是20世紀最重要的安全議題。但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許多設備相繼被淘汰,核武議題逐漸冷卻。
不過,最近幾年全球衝突不斷,不確定性持續升高,各國都加緊腳步更新軍備,核戰的威脅又再次引起討論。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