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診人數連9週上升後趨緩 新冠流行期估7月底結束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疾管署公布上週全國新冠門急診就醫達7萬多人次,已提前在上週達高峰,研判因民眾自主戴口罩、打疫苗等措施,使得疫情快速收斂,預估這波流行期可能提早至7月底結束,整體新冠就診人次也下修為42萬人次。不過,上週仍新增166例重症、25例死亡,雙雙創今(2025)年單週新高,其中還有1名30多歲男性死亡,是今年最年輕死亡個案。
新冠疫情高峰提前報到,疾管署10日公布最新監測,上週全國新冠門急診就醫達7萬多人次,雖然是連續9週上升,但增幅僅有9.3%明顯趨緩,預估流行期可能提早7月底結束。
不過仍新增166例重症、25例死亡,雙雙創今年單週新高,還出現今年最年輕死亡個案,為北部1名30多歲男性,本身沒有潛在疾病,也從未打過新冠疫苗,5月下旬發病,二度就醫時診斷為新冠感染併發腦炎,住院10天仍不治死亡。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最主要還是因為新冠感染之後併發重症,以及這個腦膜腦炎而不幸的過世。」
另外,新生兒腸病毒疫情也拉警報,上週新增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南部出生後6天的女嬰及出生後3天的男嬰,2人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目前仍在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中。
累計今年腸病毒重症已有6例,創下6年同期新高,且以新生兒為主,提醒家長今年新生兒腸病毒疫情風險不可輕忽。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今年我們已經累計有4例的新生兒腸病毒的重症,都是感染這個伊科病毒11型,而且這4例當中,有2例是死亡的個案,那另2例也很嚴重,目前還在加護病房當中搶救。」
疾管署研判,新冠疫情因為民眾配合戴口罩、打疫苗等措施而快速收斂,但重症、死亡數仍持續增加,需觀察後續疫情變化。
此外,也再次提醒家長,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若發現嬰幼兒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動力不佳等重症前兆,就要儘速到大醫院治療。
楊宜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