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嘉義化工廠火警機器人助救災 為消防員爭取撤離時間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強化災害搶救效能,消防署持續推動科技救災,補助各地消防局引進消防機器人。嘉義縣近年就採購了7部,今(2024)年3月起分別投入4場重大火警,其中1台機器人上個(4)月在水上化工廠火警中深入危險區域做水霧防護,為消防員爭取撤離時間、避開閃燃危險,成為罕見機器人代替人命案例。

機器人燒到剩骨架,上個月17日,嘉義水上的化工廠火警出現閃燃,消防機器人開啟水霧防護,為消防員爭取撤離時間,成為罕見機器人代替人命案例。

嘉義縣特搜大隊祥和分隊隊員郭書維說,「人直接先撤出,並留機器人繼續在火場裡面做防護的動作,人出來沒多久,整個火場溫度提高閃燃,所以後來全面燃燒之後,屋頂就整個塌陷了。」

不只水上,像迷你坦克般的消防機器人14日也在新港工廠火警值勤,2名消防員1人以遙控操控射水、1人持平板接收火場回傳資料。透過中央補助及企業捐贈,嘉義縣近年採購7部消防機器人,今(2025)年2月起投入4場重大火警。

嘉義縣特搜大隊分隊長黃翊寧表示,「具有熱顯像功能的鏡頭,第2個是可以跟隨砲塔轉動的角度,而跟著轉動的鏡頭,最下面這邊的是機器人本身的鏡頭,第4個則是氣體偵測器的鏡頭。」

機器人隨機型不同,要價在160至650萬不等,不只配備水砲滅火或降溫,機身搭載的鏡頭能拍攝、偵測,即時回傳資訊、供指揮官做關鍵決策。

隨著消防機器人、無人機等高科技裝備的應用,也能降低消防員進火場的壓力。

嘉義縣特搜大隊祥和分隊隊員馬致祥說,「操作機器人進去救災的話,透過螢幕我們可以找到火點射水,那對消防人員的安全上,會有比較好的保障。」

消防員殞命火場的憾事時有所聞,消防署持續推動科技救災,目前補助共有141台消防機器人進駐各縣市,就盼科技成為消防員的堅實後盾,讓悲劇不再發生。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