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2批澳豬再檢出微量萊劑 業者致歉:購前已要求零檢出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又有進口豬肉被檢出萊克多巴胺,食藥署今(6)日再公布,查獲2批來自澳洲的豬肉檢出瘦肉精、萊克多巴胺,雖未超過國內限量標準,但業者主動發聲明致歉,表示非故意,採購前已要求對方商品必須是萊劑零檢出,後續將再自行送驗,不排除向對方求償。

食藥署豬肉儀表板6日更新資訊顯示,又有2批由澳洲進口的「豬肉其他可食部位」檢出萊克多巴胺,分別是0.002和0.003ppm,總重共47.25公噸。食藥署證實,2批為來自澳洲的冷凍豬腳,都小於該部位容許標準0.01ppm。

進口業者示,雖然抽驗報告顯示,萊克多巴胺驗出值極低,屬合法範圍內,但深感歉疚,後續會再自行送驗,責任歸屬釐清前,不會進行銷售、分裝或銷毀。

華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業務林先生表示,「先釐清事情,如果是看責任在哪邊,我們就請求賠償。」

4月底1批由澳洲進口的冷凍豬腳,才因驗出萊克多巴胺引發關注,而這一次的殘留劑量又更高,雖在都在容許值仍引發疑慮。

北市衛生局宣布即刻啟動「豬肉標示查核與抽驗專案」,中午往美式賣場稽查,若產品檢出不符規定,或標示不實、來源不明,都會依法開罰。

北市衛生局衛生稽查科科長李慧芝表示,「加強市售豬肉的產品來源管理,以及安全的把關 那這次的專案,我們預計會抽驗20件進口豬肉產品。」

消基會指出,雖然政府主動公布進口豬肉驗出萊劑,但目前檢驗方式為抽驗,難保沒有漏網之魚,呼籲應改為逐批查驗,才能確保食安。

傳統市場內,國產溫體豬肉攤販接連有顧客上門,雖然自己開伙可以選擇國產豬肉,但還是有人擔心,外食難以避免含有萊劑的進口豬肉。

台北市民周小姐說:「小學的營養午餐成本是比較便宜的,所以我覺得很難,如果比較的話,你就會當然比較擔心小孩。」

台北市民呂小姐則認為,「進口的我想就是有一些安全疑慮的問題,我想就是儘量避免。」

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最近發現了有3批,大概都也是在標準裡面,按照規定也放行,那尊重廠商他們的處理。」

而食藥署強調,6日公布的這2批澳洲進口冷凍豬腳,與4月底驗出萊劑的的是同一個製造廠,都符合動物用藥殘留標準,因此依規定放行,檢驗結果公開透明,放行的食品都是科學分析下可接受的風險。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