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對東南亞4國太陽能產品課徵關稅 柬埔寨稅率最高達3521%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商務部昨(21)日宣布,將對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和越南等4個東南亞國家出口的太陽能產品課徵關稅,以此對抗中資企業低價傾銷對美國本土產業造成的衝擊。其中,柬埔寨因未配合美國調查,將面臨最高達3521%的關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預計將於6月進行投票,決定此項關稅措施的正式上路時間。
路透社報導,美國數家太陽能製造商去(2024)年指控中國廠商在東南亞設廠,透過不公平地獲得政府補助,以低價出口太陽能商品方式,衝擊美國本土相關產業。
全案自拜登政府時期即展開調查,在經歷約1年的追查後,美國商務部21日拍板,對從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和越南等4國出口的太陽能產品祭出反補貼與反傾銷關稅,稅率則依生產公司及生產國而有所不同。
BBC報導指出,柬埔寨的廠商因未配合美國調查,面臨最高達3521%的關稅;中國晶科能源(Jinko Solar)自馬來西亞出口的產品稅率則相對較低,僅41.56%;同樣來自中國的天合光能(Trina Solar)從泰國出口的產品,則被課徵375%的關稅。
代表美國太陽能企業團體的律師萊特比爾(Tim Brightbill)表示,「這對美國製造業來說,是一場決定性的勝利」。萊特比爾並指出,中國的太陽能公司一直在鑽制度漏洞、削價競爭對抗美國公司,奪走美國勞工的生計。
這項關稅新制目前仍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決定何時上路,ITC預計將於今(2025)年6月進行投票。
彭博指出,美國去年自東南亞4國進口共約129億美元的太陽能設備,約佔總進口量的77%。儘管關稅措施有利於美國本土製造商,卻會對長期依賴低價進口零件的美國再生能源開發商造成衝擊。
李彥穎/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