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電動車起火事故頻傳 運安會挨批調查量能不足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運安會今(17)日上午到立院進行業務報告,朝野立委關切近期多起電動車起火事故,也質疑運安會的調查量能不足。運安會表示,針對具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電動車,運安會已提出車輛安全審驗以及交通管制等面向進行改善,也會向交通部提出建議。

衝出護欄,從國道墜落的電動車斷成兩截,電池起火,其中1人被拋出車外,當場沒了生命跡象。這起電動小客車在國道1號往南虎尾路段,自撞護欄墜落路面後起火的事故,運安會已在今(2025)年2月公布事實資料報告。

另外,今年國道楊梅休息站電動車自撞分隔島,釀4死4傷,則是運安會啟動調查的第2起電動車事故,預計今年7月公布事實資料。

國民黨立委魯明哲說道,「我認為說運安會慢了,電動車輛只要具先進的ADAS車輛,也納入你們的調查範圍,讓過去說好像完全不行的,現在有點譜了。」

民進黨立委李昆澤指出,「電動車相關事故的調查,到目前的基礎非常薄弱,幾乎等於零。」

運安會主委林信得回應,「還在蒐集資料當中。」李昆澤表示,「進度太慢,民眾擔憂。」林信得再回答:「我們會加快。」

立委指出,以電動小客車為例,包含油電車在內10年間成長170倍,但運安會調查量能似乎未跟上;另外針對水路事故,改善建議的結案率雖從前年的7成多,增加到今年的8成2,但仍是各類事故改善建議結案率最低的。

運安會水路調查組組長蘇水灶說明,「之前發生有很多案子,都是涉及引水作業的修訂,這部分航港局已經努力在做,我們也積極來跟他們溝通。」

運安會解釋,成立以來,水路案件因漁船事故超過預期,在2022年後逐漸補足人力,未來也將藉由導入調查資訊管理系統,來全面提升調查效率,像是去年受矚目的中國籍鈺洲啟航貨輪在野柳擱淺案,預計今年底就可以完成最終調查報告。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