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院專家指中國資訊作戰 可能包含消費模式蒐集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有網購習慣的人要注意了,中國有網路購物平台近期傳出被駭客入侵,大約10多億筆資料被放在暗網販售。專家分析,蒐集個人行為、消費模式,來打造「扭曲認知作戰」,不排除是中國資訊作戰、數位監控的一部分。
網購商品五花八門,在家動動手指就能採購,不過,中國有網路購物平台近期傳出遭到駭客組織入侵,初估約10多億筆資料被駭,放在暗網上進行勒贖或待價而沽。
苗栗縣民詹小姐表示,「中國的東西還是會防範一點,個資外流已經到處都是。」
台中市民侯小姐則表示,「就不敢綁卡,可能會減少使用,不然就是會轉成去超商付款。」
民眾表示確實會擔心個資外流,盡量減少使用頻率;也有人表示,會選擇台灣的購物平台,覺得相對有保障。
新北市民陳小姐表示,「會盡量傾向不會使用,因為也怕自己的個資會被外洩,所以就會傾向用台灣的網購。」
專家分析,現今AI發展蓬勃,資料蒐集本就是資訊戰的一環,為了量身訂造扭曲認知作戰而蒐集行為模式,都不排除是中國資訊作戰、中國數位監控的一部分。
國防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副研究員曾怡碩指出,「最重要的還不是在你的個資而已,還包括你的使用行為,他摸準了你的消費行為、消費嗜好,然後來跟你量身訂造,慢慢慢引誘你上鉤。我們並不排除會有特定國家或是情報機構會有意的、有目的地蒐集。」
刑事局預防科偵查員陳品卉提醒,「提醒大家在這網路時代,應該加強個資的保護,建議設定一些高強度的密碼、警惕釣魚網站與詐騙訊息,也要養成查證的習慣,並且定期檢查帳戶與裝置安全。」
刑事局也提醒,民眾若發現可疑網站、假冒官方的訊息或個資外洩的狀況,應立即通報相關單位或警方。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