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鬣蜥現蹤斐濟之謎 研究:從北美漂流8千公里創紀錄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十分好奇,為什麼在距離美洲數千公里的南太平洋島國斐濟,會出現原本多生活在美洲的鬣蜥的蹤影。最新研究指出,或許是北美的鬣蜥在數百萬年前靠著大量浮木,在海上漂流8000公里到達剛形成的斐濟群島,而這可能是目前已知史上最遠的陸域脊椎動物海洋擴散事件。
現今多數鬣蜥的棲息地都分布在美洲,但距離美洲數千公里、遠在南太平洋島國斐濟,卻也有著鬣蜥的蹤影,背後原因一直是科學家欲解開的謎題。
過去學界普遍認為,可能早在斐濟群島被板塊移動推到距離大陸這麼遠之前,這些鬣蜥就已經穿越亞洲或澳洲來到斐濟落地生根。
但最新研究指出,另一個更有可能的原因,是北美的鬣蜥在數百萬年前靠著被連根拔起的樹木和小型植被組成的大量浮木,從北美漂流8000公里到達剛形成的斐濟群島。
科學家認為,這應該是目前已知史上最遠的陸域脊椎動物海洋擴散事件。
這項研究是將美洲、加勒比海、斐濟等地共14種鬣蜥的基因進行比對後,發現斐濟鬣蜥與北美的沙漠鬣蜥是親戚,兩個物種大約在3100萬年前被分開。
研究人員進一步利用這些基因比對獲得的資訊,以及現今鬣蜥的分布地點、擴散方式等數據建立模型,推測出鬣蜥最有可能從北美漂流至斐濟。
雖然這趟海上漂流旅程可能要花上數個月,但研究指出,沙漠鬣蜥對水的需求度不高、能忍受海上高溫,且可以透過吃牠們「搭乘」的浮木維生。
該研究的作者斯卡佩塔(Simon Scarpetta)表示,「如果要選擇一種脊椎動物搭木筏橫渡海洋並存活下來,鬣蜥會是最佳選擇。」
美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演化生物學家德奎羅斯(Kevin de Queiroz)雖未參與研究,但他也認同此一推測,「根據我們目前所知,這個結果是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研究作者費雪(Robert Fisher)指出,由於外來的綠鬣蜥現在正在斐濟島上肆虐,導致許多斐濟鬣蜥瀕臨滅絕,了解這些生物的起源,能幫助科學家在未來更有效地保護牠們。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