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
-
斐濟駐處恢復中華民國台灣 前外長:政府友善表態
|政治斐濟共和國恢復我國駐斐濟代表處名稱,為中華民國(台灣)駐斐濟商務代表團,並享有外交特權,外交部對此表示肯定與感謝。各界也關注,斐濟此舉是否意味對台灣與中國雙重承認?前外交部長程建人認為,這是斐濟現政府的友善表態,但台斐雙方能否談得上是雙重承認,還須觀察中國反應以及相關後續發展。
-
駐斐濟代表處名稱 3/15起改轉中華民國臺灣
|雖然宏都拉斯佮臺灣斷交,毋過外交部今仔宣佈,斐濟共和國對3/15開始,共駐斐濟代表處的名稱,改做「中華民國駐斐濟商務代表團」,而且有準邦交國的外交特權,外交部對此表示肯定佮感謝。各界也關注,斐濟的動作敢是欲是承認中國,也承認臺灣咧?前外交部長認為,這是斐濟現任政府友善的行為,毋過猶是愛看中國的反應。(這條新聞前言、標題是臺語文。)
-
駐斐濟代表處正名中華民國台灣 享外交特權
|全球外交部亞東太平洋司司長周民淦,今(28)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表示,斐濟共和國外交部24日以節略正式知會台灣駐斐濟代表處,恢復代表處名稱為「中華民國(台灣)駐斐濟商務代表團」(Trade Miss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aiwan)to the Republic of Fiji),並享有依據1971年《斐濟外交特權及豁免法》的外交特權,外交部對此表達肯定和感謝。
-
斐濟2014年成全球首批氣候難民 今仍600餘處面臨遷村
|環境太平洋島國深受地球暖化、海平面上升之苦。斐濟早在2014年,就出現全球第1批氣候難民遷村的案例;當局評估,目前還有600多個沿海社區有淹沒危機,其中42處情況危急。先進國家高污染排碳,卻讓太平洋島國首當其衝,吞下氣候變遷苦果。雖然去(2022)年底的氣候變遷峰會,富裕國家首次達成氣候賠償基金的共識,但對島國而言仍是緩不濟急。
-
冰川融解海平面上升 斐濟憂生活文化走入歷史
|全球氣候變遷引發環境異相,例如高溫乾旱、海平面上升及冰川融解等等,發生頻率越來越多,狀態也更加惡化。遭遇70年來最嚴重乾旱的義大利,波河谷地的稻米生產大減,相關產業也面臨倒閉危機。分布在太平洋島國的1000萬人,預估到2050年,將有170萬人因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而流離失所,斐濟就是其中之一。當地人擔心,這會讓他們世代相傳的文化、生活方式走入歷史。
-
中國插旗南太踢鐵板 王毅訪10國未簽協議
|全球中國亟欲擺脫美國、日本跟澳洲在太平洋地區的封鎖,希望擴大跟南太平洋島國的交往,建立一套區域安全跟經濟的合作架構,但目前恐怕還行不通。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這次出訪南太平洋多個島國,希望透過訓練警察參與網路建設與經濟援助,與南太國家簽署協議,但因部分國家對協議不滿無法達成共識,踢到鐵板。
-
經濟失衡、疫情衝擊 斐濟鼓勵下鄉耕種
|太平洋島國的疫情雖然並不嚴峻,但卻遭受嚴重的經濟衝擊和糧食危機。斐濟政府除了延長捕魚季節,也鼓勵民眾下鄉耕種,希望先暫時渡過這場難關。 太平洋島國因為地理位置偏遠,新冠確診病例數可說是少之又少。但如果以為疫情對這裡毫無影響,可就大錯特錯了。高度依賴觀光業的結果,間接導致當地出現糧食危機。 全球食物水源危機研究計畫研究主任佩斯說:「我們看到這個地方非常高度依賴國際觀光業、依賴國際貿易,然而這些經濟活
-
斐濟衝突中國已撤告 斐濟承諾協助我外館活動
|我方駐斐濟代表處日前舉行國慶酒會,卻被中方外交人員闖入、發生肢體衝突,引發輿論譁然。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和朝野立委都同聲譴責,外交部也表示已經完成報案。據了解,斐濟外交部將這起事件定調為外交事件,介入斡旋,在我方提告前,中方撤告,斐濟也承諾會派員協助我方外館未來的活動。 我駐斐濟代表處本月8日在當地舉辦國慶酒會,卻遭中國外交人員強行闖入,發生肢體衝突,造成我方人員輕微腦震盪送醫,引發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