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艦火箭第7次試飛失敗 第2節太空船分離後出現異常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藍色起源公司的新葛倫號載運火箭以及SpaceX的星艦載運火箭,這2天先後發射升空。其中新葛倫號是首度發射,儘管第2節火箭成功進入軌道,但第1節推進器回收失敗。星艦的第7次試飛則是剛好相反,推進器第2度由發射台成功回收,但第2節火箭分離後出現異常,殘骸最終在加勒比海上空爆炸燒毀。
這是在加勒比海大吐克島上度假的旅客,於當地時間下午4時50多分所拍到的畫面。劃過傍晚天空的不是流星,而是SpaceX星艦載運火箭的第2節,升空失敗重返大氣層時,殘骸被燒毀的景象。
時間回到拍攝畫面大約18分鐘前,SpaceX公司的星艦於美國中部時間16日下午,從德州南部的基地發射升空,一開始都相當順利,第1節推進器也按計畫成功返回地面,由發射台的機械手臂接住。
至於第2節的太空船,原本應該在幾10分鐘的次軌道飛行後,墜落到印度洋。但兩節火箭分離後沒多久,第2節就出現訊號異常,次軌道的試飛宣告失敗。
SpaceX工程師凱特泰絲指出,「整個星艦載具準時升空,在美中時間16日下午4時37分,從我們背後這個德州SpaceX基地發射。升空和火箭分離都很漂亮而成功。第1節推進器把第2節太空船推出,並成功進行第1、2節分離。推進器也成功返回地面,這是第2度在發射台接住推進器。」
時間再往前推15個小時左右,藍色起源公司的新葛倫號載運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升空。這是新葛倫號在多次延宕後的首度試飛,時間是美東時間的16日凌晨2時03分,12分鐘半後,就傳來第2節火箭成功進入預定軌道的訊息。
藍色起源仿效SpaceX的作法,以可回收的第1節推進器來降低商業太空發射的成本。不過,預定降落在海外無人船隻的計畫這次並沒有成功。
同樣從完全無關的行業跨入太空領域,藍色起源公司被視為SpaceX的有利競爭者。不過,與新葛倫號同等級的獵鷹重型火箭已經有多次成功執行任務的成績,國際間也還有更多的後起之秀,仍舊屬於太空產業新生的藍色起源,勢必要再加把勁。
楊宜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