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史上共17次戒嚴 最近一次是何時?共造成多少傷亡?

南韓總統尹錫悅3日晚間10時許宣布,為了「剿滅親朝鮮勢力」而進入緊急戒嚴狀態,不過4日凌晨在國會要求下又宣布解嚴,結束短暫的6個多小時戒嚴。
南韓雖是民主國家,卻不是第一次出現戒嚴,根據韓媒News1報導,自1948年南韓建國至今共頒布16次戒嚴令。
其中12次是在國家緊急狀態下,因行政和司法職能難以履行才實施的「緊急戒嚴」,另外4次則是為預防潛在威脅、維護社會秩序而實施的「安全戒嚴」。尹錫悅本次宣布緊急戒嚴,不僅是南韓史上第17次戒嚴,同時也是該國自1987年民主化以來首次。
南韓上次戒嚴發生什麼事?
南韓最近一次進入緊急戒嚴狀態是在45年前的1979年10月27日,時任總統朴正熙遇刺身亡後,代理總統崔圭夏在南韓全國除了濟州島以外的地區實施緊急戒嚴,禁止國會外的任何政治活動、罷工、遊行示威,並實行宵禁等措施。
同年12月12日,當時的國軍保安司令官全斗煥趁機發動軍事政變奪權,並在1980年5月強迫崔圭夏宣布擴大全國戒嚴,逮捕異議人士,以壓制民間要求恢復民主政府的呼聲,最終戒嚴狀態持續至1981年1月24日才解嚴。
《紐約時報》報導,此舉在光州引發大規模抗爭,全斗煥下令以裝甲車和傘兵鎮壓示威民眾,自5月18日起發生為期10天的暴力衝突。
據南韓官方統計,至少191人因此死亡,其中包括26名士兵和警察,但被害者家屬及社運人士認為,死亡人數比官方數字至少多出3倍,且有些被列為失蹤者的遺體至今都找不回。


抗議戒嚴的光州事件造成什麼影響?
《紐約時報》指出,當時掌權的全斗煥將光州事件視為北韓特工煽動的叛亂,直到1987年六月民主運動逼迫他交出政權,受難者才逐漸獲得平反。
光州事件也因此被視為南韓在歷經軍事獨裁統治後,邁入民主轉型的關鍵時刻,並被定調成「518光州民主化運動」。
另外,許多南韓民眾開始支持修憲,以彰顯光州事件對國家的重要性。1987年修訂的現行南韓《憲法》更加強國會對戒嚴的控制權,包含大多數議員同意即有權解除戒嚴令。
全斗煥則在1996年因叛國和貪污罪被判處死刑,但上訴後獲改判無期徒刑;時任總統金泳三在隔年祭出特赦,原因是要「團結國家」。

戒嚴是南韓過去常態?
《韓民族日報》報導,1950至1970年代期間,戒嚴是南韓獨裁統治者的常見手法。南韓首任總統李承晚任內共實施7次戒嚴,首次是因為1948年的麗水-順天軍隊叛亂事件,後來也曾為修憲以確保長期統治而宣布戒嚴。
憑藉1961年的516軍事政變上台的朴正熙則3度實施戒嚴,分別是因為人民反對韓日建交、發動「10月維新」政變謀求終身獨裁統治,以及鎮壓民主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