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開發「數位退火演算法」 有助加速新藥研發、物流效率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量子電腦是近年科技界的重要議題之一,而在這項技術發展成熟之前,國科會支持學研團隊結合台塑、資策會等單位,以富士通的「數位退火」硬體開發數位退火演算法,能把產業界篩選材料的時間縮短十分之一。相關應用可望對於製造、物流運輸、金融甚至新藥研發,都能帶來良好的加速效果。
研究團隊為石油相關產業尋找適合的酚類抑制劑,從10萬種組合中聚焦,這段過程以往都需要相當多時間,但引入數位退火技術後,能提高10倍效率。
研究團隊成員蘇政維表示,「在各種官能基組合當中,我們希望藉由量子啟發式的演算法,迅速找到最小的能量。」
中原大學量子資訊中心主任張慶瑞指出,「以數位CMOS的方法去模擬量子行為,量子計算機是可以程式化的,量子退火或者數位退火只能做特定方式最佳化結果的問題。」
所謂的數位退火,是以半導體技術概念進行的運算方式,可以在短時間之內處理複雜的運算問題,也是目前量子國家隊的計畫之一。
舉例而言,該運算可以縮短製造業產出新化合物的時間、提高新藥製作的速率並降低臨床試驗風險;對於運輸物流,則是能找出交通號誌排列,甚至算出運輸的最優化效果。
中原大學量子資訊中心主任張慶瑞說明,「舉例一個材料合成的最佳化,訂價的問題、股市分析的問題也是複雜的最佳化問題,分區最佳化成本一定是高的,我如果能有1個機器去做全域最佳化,那其他的公司都準備關門了。」
在國科會支持下,中原大學和台大博士生結合產業專家等團隊,開發出適用於環狀化合物篩選的數位退火演算法,並將演算法延伸到吸水性材料、電池添加劑等領域嘗試,希望能成為產業發展的加速助力。
李彥穎/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