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嘴潭累計監測到21隻石虎 保育協會:族群情況仍待確認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負責供應南投草屯和彰化用水的鳥嘴潭人工湖,目前已經投入供水工作,而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分署從2017年監測至今,已經發現有21隻石虎,且有3隻定居,顯示工程完成後族群恢復穩定。台灣石虎保育協會則認為,目前沒有長期觀測資料,難以確認族群有恢復跡象。
紅外線相機拍到1隻成年石虎帶著1隻小石虎出沒,隱身在草叢裡;另外一個角度拍到2隻石虎出現在湖岸邊坡,看起來似乎在覓食。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分署經過監測,發現近年來在鳥嘴潭周邊出沒的石虎,有增加趨勢。
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分署工務科長林明寬表示,「那時我們擔心我們這樣做,會不會把牠們全部趕跑?確實是施工過程中定居的個體,牠也有移動,原本可能在鳥嘴潭裡面一點的,牠就往外面移一點,基本上都還在鳥嘴潭旁邊持續地出現。」
鳥嘴潭人工湖是中部重要的新建水資源工程,主要引烏溪水源提供給南投草屯和彰化的用水。
中區水資源分署表示,目前6大湖區工程已經是尾聲,有5座已經在運作,而從2017年監測至今已經發現有21隻石虎出沒,其中3隻是定居的個體,顯示因施工個體的趨避現象趨緩,族群也漸漸穩定,之後也會加強建置生態廊道等措施。但保育團體認為,還要有更多資料佐證。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長劉威廷指出,「可能就因為破壞牠的棲地,牠要開始往外跑,到處要去找其他可以用的棲地,所以才會比較容易被你看見,也是因為這樣牠們要到處去找棲地,比較頻繁的可能必須要穿越馬路,造成路殺。」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認為,烏溪流域原本就是石虎的棲地,族群數量和穩定需要更多資料來佐證,但目前的工法確實對棲地環境有衝擊,尤其是挖出大量土方填埋在烏溪旁的河川地,讓河道變得更窄,也違反相關的環評規定,已經透過行政訴訟要求盡快移除。
陳芳儀/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