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2成家長1個月內曾體罰小孩 兒少通報事件全年突破12萬件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根據統計,去(2023)年的兒少通報事件突破12萬件,比前(2022)年增加2成,其中兒少被家長不當對待的事件成長7%。家扶基金會進行調查,有超過2成家長最近1個月曾體罰小孩,進一步分析後發現,曾經體罰小孩的家長有超過8成認為這是可以接受的教養方式。雖然父母有權體罰小孩,但這些家長也認為體罰會傷害小孩身心,甚至造成親子關係負面影響,在教養時該如何拿捏,也是給父母的考驗。

小孩不聽話、吵架或是發生爭執時,有些家長可能會口頭訓誡或打罵,但小孩可能很難了解情況。

家扶父母代表雅芳媽媽說:「會用吼叫的方式管教,然後有時候情緒控制不住,可能我的手就會打下去,事後才自己後悔。老師也教我們說要踩煞車,用回應來代替反映。」

兒少代表小捷則說道,「以前覺得為什麼媽媽要打我,但是媽媽上完課之後,就會慢慢深呼吸去聽我說。」

幸好家長上了親職教育課程後,情況有所改變。根據衛福部統計,2023年兒少通報事件突破12萬件,比2022年多2成,其中小孩被家長不當對待的比例成長7%。

家扶進行調查發現,有超過2成的家長最近1個月曾體罰小孩,再以這些家長來看,有超過8成認為父母有權體罰小孩,而且這也是可以接受的教養方式;雖然有6成家長認為會傷害小孩身心、4成覺得會讓親子關係造成負面影響,但這些家長還是會體罰。

家扶基金會社工處主任蔡雯瑾表示,「體罰的過程裡面伴隨很多情緒,3成的孩子說,家長打我之後,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家長並沒有讓孩子學會為他的行為負責任,或是想修正小孩什麼行為。台灣的父母是不是認同除了體罰之外,還有更多的方式是可以教孩子的。」

家扶導入安全養育孩子課程,推動親職教育,提供兒少和家長進行心理創傷復原服務和輔導,2024年找藝人林心如代言,希望能號召各界響應支持,幫助被不當對待的兒少走出陰霾。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