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PM2.5濃度雲林縣最高 少雨、弱風致污染物易累積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根據環境部統計去(2023)年各行政空氣污染指標,PM2.5年平均濃度以雲林縣最高,每立方公尺達19.3微克;次高的為嘉義縣市和金門,主要是因為少雨、弱風天數多,容易造成污染物累積。對此雲林縣環保局則表示,會持續針對各方面來做空污改善。
為了防止濁水溪底的沙子隨風吹起揚塵,造成空氣品質惡化,第四河川分署、雲縣府去年在濁水溪沿岸大面積鋪設稻草,希望能盡量降低揚塵對鄰近居民生活影響。
濁水溪沿岸居民表示,「通常就是風大時候,就是濁水溪風沙。」
根據環境部資料統計,去年112年全國各項空氣污染指標,雲林縣PM2.5細懸浮微粒達每立方公尺有19.3微克最高,其中雲林山區斗六較嚴重,主要是因為少雨、弱風天數多、地形等有關係。
雲林縣環保局副局長黃富義說明,「觀測海風影響情況,尤其在斗六地區,由於靠山邊污染物容易累積,加上擴散不易,所以相對污染物累積濃度也會比沿海地區來得比較高。
當地環保協會則表示,除了呼籲縣內企業工廠,能在空品差季節主動降載,因雲林屬於農業大縣,許多農事工作也會影響空品。
麥仔簝文化協會理事長吳明宜:「針對這些農田翻土的季節裡,必須要增加灑水系統來減低這些境外或境內這些污染物。」
環保局說,濁水溪揚塵事件日從106年59天,去年112年剩不到5天;污染性較高老舊機車透過加碼補助,也從108年15萬輛到了112年剩8萬輛,汰換率超過5成,希望多方面持續改善空品讓民眾更有感。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