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桃園非營利幼園續增班 教團憂招生不足幼教師恐成類保母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桃園市今(2024)年非營利持續增園增班,不過教育團體認為,出生人數2019年起逐年降低,持續增班會出現供需失衡,擔心公幼招生不足者轉型2歲專班,屆時幼教老師可能成類保母。

教室裡有孩子玩積木、有孩子聽故事、也有的孩子玩扮家家、2歲專班的孩子,在老師帶領下做主題學習。

園方表示,2歲專班和3到5歲幼生教學上差不多,最大差異在年齡的部分,孩子在生活自理和照顧上面需求會比較高些,實務操作上都很順暢。

中壢國小附幼園主任李敏莓說道,「2歲或3到5歲,我們都是走主題學習區,孩子都可以在課程裡面做簡單的討論,老師可以帶領他們做一些課程的學習還有學習區的操作。」

針對桃園市今(2024)年非營利持續增園增班,有教團認為出生人數2019年起逐年降低,持續增班必供需失衡,也擔心公幼招生不足者轉型2歲專班,幼教老師恐成類保母。

但也有教團認為,在幼托整合後,托兒所、幼兒園分野被打破,現代幼兒老師也具備教導2歲教學專業。

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吳明玉表示,「2歲專班基層老師反映,基本上隨時要做的支援包含餵食、換尿布,跟一般3到5歲他可能從教學跟銜接小學,其實不太一樣。」

桃園市教師會副理事長張瓊方指出,「最重要的是教育局跟相關主管單位,應該要確認這個園所有沒有符合法律規定的場域跟設備,能夠招收2歲專班。」

桃園市教育局幼教科股長許瑞蘭回應,「《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所訂幼兒園內教保服務人員,包括教師與教保員,而教保服務工作也包括教育及照護保護工作,且同樣重要。」

教育局表示,桃園出生人口已躍居全國第2,桃園、蘆竹、八德、中壢等區因新興發展、需求龐大、公私比例差距大,持續加強增班設園,並未控管失衡。

幼兒園招收對象為2至6歲,因應各年段需求調整班型應屬合理;公幼調整為2歲專班過程,也會充分補助相關硬體設施費用,人力部分依《幼照法》補足。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