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纖維棉條集碳無染色 德發明環保生理用品
海藻隨水波搖曳生姿,穿梭其中的魚群始終是水族展館的焦點,很難想像這些陪襯的藻類,現在可是女性環保生理用品的關鍵原料。

德國新創公司Vyld創辦人施勒表示,「我們的長期願景是創造『藻類宇宙』,做出一個海藻製成的永續產品,永續的概念絕對是最重要的。」
海藻是大海裡的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進行光合作用,接著製造氧氣,在全球暖化迫在眉睫之際,海藻的碳匯能力不容小覷。
由一群女性科學家創立的德國新創公司「野生Vyld」,就從海藻萃取生物聚合物製成材料來取代塑料,做成衛生棉條。
從海藻提煉的原料色澤接近白色,因此省去染色的步驟。為了符合歐盟對於女性衛生用品製作規範,實驗室採用仿造女性器官的儀器,測試海藻綿條的吸收力。

一般的棉條包覆在塑料管才能方便使用,但海藻原料製成的棉條外表黏滑細緻,而且具有一定的彈性硬度,100名試用者都說,取用過程相當順手。
德國新創公司Vyld創辦人施伊辰說明,「棉織物往往比較難放入也更容易變乾,我們的產品不會出現這些情況,這要歸功於海藻這種原料,它具有優異的特性,對於月經期間的女性來說很好用。」
歐洲一項數據顯示,海灘常見的塑料廢棄物中,一次性生理用品數量排名第五,比塑膠杯和吸管還要多。而標榜可重複使用的生理用品,目前女性的接受度有待努力,2020年一項調查指出超過7成女性選擇使用拋棄型衛生用品,不過相對來說,有意願使用重複性產品的人佔有4成1。

德國新創公司Vyld創辦人施伊辰指出,「生產棉材質需要大量的水,同時也需要使用農藥,但我們可以生產出無需大量水和農藥的產品。」
為了顧及使用習慣,Vyld海藻棉條暫時以塑料製品包覆,未來將以生物降解的原料取代,同時也將推廣海藻養殖,力求海藻原料供給無虞,讓海藻棉條成為名副其實的環保生理用品。

在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從3月開始免費提供環保生理用品給有經期的女性與跨性別族群,品項包括月亮褲、月亮杯和布製衛生棉,有需求者可到各地藥局領取,預計受惠人數多達250萬人。
加泰隆尼亞平權區域主管瓦吉認為,「這是為所有人而實施,因為這是一種權利,這是月經平權,這是好的政策。」
加泰隆尼亞一項調查顯示,23%的人因為經濟因素,被迫重複使用拋棄型的生理用品,高達44%的人則表示買不起環保產品。
這引發當局重視,為了消弭生理用品匱乏的「月經貧窮」現象,並提供有經期需求者的更多選擇自由,加泰隆尼亞便免費提供單價較高的環保生理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