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2050淨零轉型座談 學者:立法應顧及公平正義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2050淨零轉型是全球努力的目標,不過因為涉及技術變革,以及社會、經濟等的重組,勢必衝擊到勞工等族群。今(15)日一場探討淨零轉型的座談會上,與會的NGO及學者呼籲政府未來立法上務必要顧及環境、社會、族群等的公平正義,才能穩定轉型。

產官學界一起合照,一起推動淨零轉型,因為2050淨零轉型是全球努力的目標,也是我政府關注的重點,由於推動的同時勢必衝擊到傳統產業,甚至加劇社會及環境的不正義,對勞工、青年等族群,影響不小,引發各界關心。

台大法學院教授葉俊榮指出,「受影響的人,因為社會的不夠關心、不夠關注,或者是關心的角度不夠,於是他不利更不利,不平等更不平等。」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常務理事張寒瑋認為,「脆弱族群,或者是多元性別,其實這都是我們在這個主流社會裡面看到,有些人是看到商機,但是這群人也很有可能被忽略,因為這樣子而受到了影響,並不是我們樂見的結果。」

這場探討淨零轉型的座談會上,與會者呼籲政府未來立法上,務必兼顧環境、社會、族群等的公平正義。而長期研究淨零轉型對產業及勞工衝擊的學者,認為社會大眾,仍舊不清楚政府的淨零政策及方向。

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表示,「政策部分要讓更多的勞工知道,整個社會跟經濟的轉型勢在必行,所以大家要預做準備。」

國發會副主委施克和回應,「在整個淨零的12項戰略裡面,每一項戰略都需要有公正轉型的方案,政策規畫的階段,就必須先去思考,如何去照顧到有可能受損害到的一些利益或權利。」

國發會強調,政府希望著重能源、產業等轉型方向,並且以科技研發、氣候法制為治理基礎,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顧及公正轉型。學者則建議,未來相關法律制度的建立,有賴行政機關和行動者的努力,期待能建立後續運作的社會信任,以及制度基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