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寵物口服癌症用藥PCD-17 降低飼主治療負擔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目前有登記的寵物貓狗數超過305萬隻,對飼主來說帶寵物就醫,龐大的醫療費用是一大負擔。國立中興大學與民間醫研公司合作,以AI分析技術開發出國內第一個寵物口服癌症用藥「PCD-17」,可望費用比傳統手術還低,提供寵物癌症治療的新選擇。

帶著狗狗到獸醫院掛號看病,對飼主來說,寵物沒有健保,動輒上千元的檢查費用是一大負擔。

飼主蔡小姐表示,「因為費用很高啊,有時候幾百塊啊,有時候如果你要檢查更仔細一點,可能要幾千塊啊。」

根據農業部統計,台灣有登記的寵物貓狗數已超過305萬6400隻,人們飼養伴侶寵物相當常見,而隨著毛小孩年紀越大,罹患腫瘤機率漸增,目前手術費用約2到4萬元,更是一筆開銷。

獸醫師王咸棋指出,「體表的腫瘤跟腹腔的腫瘤或是一些深部的腫瘤,他的手術過程複雜性是不一樣的,一般我們腫瘤的手術,若以手術費的話,大概是2萬到4萬之間不等。」

國立中興大學與民間醫研公司合作,21日宣布開發出國內第1個寵物口服癌症用藥「PCD-17」,不僅可讓飼主按醫囑方便在家給藥,由於過程還使用AI技術解析藥物分子效果,大幅降低實驗過程耗費成本,未來量產後可望比現行治療方式費用更低。

中興大學獸醫病理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楊程堯說明,「牠可以口服,可以嘴巴吃,所以一旦這個動物確診牠是癌症,畜主就可以把藥物帶回去,依照醫囑給藥,然後可能過一個禮拜或過兩個禮拜回診,這樣子來講對畜主給藥是非常方便的。」

醫研公司代表石貴中表示,「在結合AI去做運算之後,可以有效地大幅減低實驗過程所需要耗費的成本跟時間。」

這款藥物未來將在興大的協助下進入臨床試驗、檢驗登記和申請專利階段,提供寵物癌症治療的新選擇。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