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估台電恐連3年調漲 專家評虧損3主因含核電退役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電日前公布去(2023)年累計虧損高達3820億元,由於電價審議會即將在3月舉行,今年電價會不會因為虧損,連續第3年調漲。專家認為,台電虧損有3大主因,包含國際能源價格高檔、電價沒有充分反映成本,以及核能發電機組陸續退役,恐導致發電成本不斷上揚。經濟部長王美花19日表示,會協助台電跟行政院爭取經費挹注。
想烤出新鮮又美味麵包,除了靠烤箱烘焙,還得仰賴發酵機讓麵粉發酵,以及24小時運作的冰箱,食材才能保鮮。一眼望過去,這些全是得天天運轉的高耗電器具,電費相當驚人,萬一電價又要再漲,運營成本恐再飆升。
麵包店業者表示,「用電量夏天差不多6萬5起跳,冬天應該是4萬5至5萬5,今年再調漲可能是受不了。」
業者無奈喊話,如果電價調幅過高會慎重考慮歇業。對於累計虧損達3820億的台電來說,電價漲或不漲,更是頭痛問題。台電的平均電價從2021年每度2.6253元、2022年調整成2.8458元,漲幅是8.4%,去年平均電價更衝破3字頭,漲幅來到11%,創下連2年調漲,市場認為今年很有可能續漲電價。
經濟部長王美花昨(19)日強調,「我們會跟協助台電來跟行政院裡面爭取相關的經費挹注,讓台電可以穩健地發展。」
以台電購電成本來看,整體自發電力成本每度3.32元、購入成本是4.3元,再生能源購入成本每度超過5元,風力發電更貴,購入成本每度接近7元。
中央大學講座教授梁啟源分析,「核電歸零用其他比較貴的能源來替代,當然它的漲價壓力就會更大;現在價格算是比較降的,未來再上漲,壓力會更大。」
專家認為,台電連2年漲電價卻還是虧損,和捨棄發電成本低的核電有關,呼籲政府重新思考能源配比,才不會逐年擴大電價調整壓力。
楊子瑩 李怡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