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大埤灌溉問題地層下陷惡化 雲縣府擬引北港溪水源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根據水利署監測資料,雲林縣水稻最大種植地區大埤鄉,近5年地層下陷面積與深度有惡化現象。為了避免極端氣候造成水情吃緊、地層下陷持續,雲縣府建議引北港溪水源,新建給水管路供應灌溉,經費約3.3億餘元,並提報中央等待核准辦理中。

2期稻收割後農民忙著整地,雲林大埤鄉是雲林種植水稻面積最大地區,但卻時常面臨灌溉水源不足問題。有當地農民就說,為灌溉農田田區同時要用2至3口井放水,才能夠來因應。

雲林大埤鄉農民表示,「就是都沒有水。如果有人耕田廣一點,就用大井水,比較深層的。我這個都是小井水,就很難去灌溉,有時要放水1天1夜才能全部都讓水覆蓋。」

雲縣府表示,根據水利署監測資料,大埤鄉下陷面積和深度持續擴大,主要就是因為農田水利事業區域的灌溉系統末端或區外,包括北鎮、西鎮及怡然等村,若要一年兩作無水可灌溉,一定要抽取地下水使用。

雲縣府水利處處長許宏博表示,「非灌區地方,去想辦法怎麼用地面水源來補充,我們研究是以大埤附近北港溪,去引北港溪水源,作為1期稻作的灌溉水源。」

雲縣府水利處表示,為改善大埤鄉地層下陷惡化問題,縣府完成大埤非灌區灌溉水源改善工程前期規劃,希望引北港溪地面水到高灘地設置調蓄水池等,供給農田灌溉使用,但概估工程經費約3.3億,目前已經報請中央等待核定中。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