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遭割頸國中生救治中 動手學生裁定收容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新北市1所學校的國3學生,遭到同校的男同學持刀攻擊割頸,目前裝葉克膜救治中。動手的學生與涉及唆使的女學生則被依涉殺人未遂罪嫌,移送少年法庭。訊後裁定,動手的男學生收容、女學生責付監護人,而警方與校方已經啟動校安聯防。校方表示,將強化管理學生攜帶刀械,接獲通報帶刀到校,將依《少事法》等規定處理。
新北市1所學校校內爆發衝突,1名國3男學生疑似替同校女同學出氣,持刀攻擊隔壁班男學生,涉犯殺人未遂罪嫌。
移送少年法庭後,動手男學生被裁定收容、少女責付監護人。
新北市某高中附設國中部秘書表示,「他過去的事件,因為有涉及個資,我這邊就真的不太方便說明。那當然是明確禁止帶刀,可是他帶的時候,你因為沒有辦法對他直接做搜身的行為,所以是側面了解的部分。」
原本救護獲報傷者脖子遭美工刀劃傷,失去生命徵象,目前還在搶救中。警方調查後,發現脖子和胸口多處被刺傷,更查獲犯案工具是彈簧刀,新北教育局長26日也到醫院關懷。
新北教育局副局長歐人豪指出,「目前受傷學生由醫療單位全力救治中,校方也已經初步完成個別學生的團體班級輔導。」
涉案學生被爆出天天帶刀到校園,更因傷害前科剛出少觀所,雖然校方不證實,只透露彈簧刀屬違禁品,但實務搜查有難度,現在警方也表示強化校警聯防,接獲通報帶刀到校,將依《少事法》等規定處理。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認為,「那我相信在每個學校,都有一些需要被協助,或需要多一點關注,或需要一些輔導諮商的學生,總之我覺得校園的資源系統是可以被思考的事情。」
除了校園警示機制必須再加強,也有學者點出,當前教育缺乏教導孩子處理情緒,尤其校園暴力樣態越來越多元,建議學校強化學生面對衝突及溝通的能力。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