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申請入學參採國文比例降 大學端:減少參採可降低學生壓力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大學學測明(2024)年1月20到22日登場,根據甄選會公告113學年大學申請入學有2208個校系參與招生,參採學測科目以3科最多,也有270個校系只參採1科,比112學年增加53個校系。高中老師指出參採科目減少不影響教學,但會影響學生選擇,學生到3年級時準備上就會有差別。
申請入學是高中生進入大學的最主要管道,大學甄選會統計明年有2208個校系參與,參採3科最多,有853系,次多是549個校系參採2科,但參採1科的校系有270個,和112年相較增加53個校系。
高中老師張瓊方表示,「學生就會去挑,如果今天他的學群參採國文科相對是比較少的,他確實可能放在國文的心力,就會比過去還來得少。」
高中老師認為,參採科目減少不影響教學,但影響學生選擇與準備。
升學輔導專家指出,參採1科的校系很多參採國文,且多是私校,應和招生壓力較大有關。
升學輔導專家藍天予認為,「大學還是面對了很大的所謂招生壓力,這不是學校好不好,而是真的少子化造成的影響。」
每個學校每個校系有自己的選才方向,以頂大資工系為例,台大和成大不參採國文,陽明交大和清大資工仍參採,而陽交門檻是均標。
陽明交大教務長陳永昇解釋,「語文能力在我們的這個邏輯,然後結構能力上面是有幫助的。台灣也想要發展自己的一個,這樣的一個ChatGPT的大型模型,這樣的語文能力也算是重要的地方。」
大學端表示,申請入學參採學測科目減少是趨勢,可降低學生壓力,但二階時還是會看其他方面表現,準備時還是不能偏廢。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