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延長昆蟲繁殖週期 專家憂衝擊整體生態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隨著暖化氣溫升高,法國科學家發現有些昆蟲的繁殖期也跟著拉長,像是蜜蜂、白線斑蚊和綠色臭蟲等,原本活躍期主要分布在5到9月,現在則到11月底還可看見牠們的蹤跡。
時序進入10月,法國中西部城市羅亞爾河畔蒙盧伊的野外,仍可看見蜜蜂辛勤採蜜的身影,不只蜜蜂還很活躍,這種會發出強烈臭味的綠蟲也爬滿了民宅窗戶縫隙。
法國生物學家表示,昆蟲的生命週期與氣溫高低、濕度及日照長短息息相關,不過近年來受到暖化升溫的影響,有些在夏天特別活躍的昆蟲,到了秋天繁殖力依舊旺盛。
法國昆蟲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吉朗恩指出,「為了進入冬眠或滯育期,必須溫度下降和日照時間減少,今天這兩個條件都沒有得到滿足,所以我們看到昆蟲活動的時間更長。」
生物學家說,像是大虎頭蜂、非洲蜂等昆蟲,很明顯就是因為氣候變暖,展現了更強韌的生命力。而登革熱的媒介之一白線斑蚊,也有類似的現象。
研究顯示,白線斑蚊在法國分布區域有逐漸北移的趨勢,目前幾乎全國各地都有牠們的足跡。而過去牠們在秋天產的卵會進入生長停滯期,以度過寒冬,但這種情形現在出現了微妙變化。
法國昆蟲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吉朗恩表示,「目前的氣候條件有利牠們生存,蚊子會繼續正常繁殖,不準備過冬,所以牠們會繁衍下一代,這就是我們看到蚊子,活得更久的原因。」
全球暖化有利於部份昆蟲的繁衍生長,但生物學家警告,同時也會打亂動植物的生長週期,可能進一步對整體生態造成負面衝擊。
王介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