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秘魯貧民窟富人區一線之隔 弱勢孩童缺糧營養不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秘魯首都利馬郊區的貧民窟擁有45萬人口,受到大環境影響,當地居民找不到工作,許多家庭缺乏充足的食物,只能每天走路去食物施放工寮,領取由雞爪和內臟煮出來大鍋飯,導致不少孩童嚴重營養不良。

許多婦女背著小孩爬坡,手中拿著器皿要去領取午餐;菜色包括麵條、雞爪、雞骨和雞內臟,而這就是一家人這天唯一的一餐。

位於秘魯首都利馬邊緣的比利亞瑪麗亞德特里溫福區,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南美洲糧食最不充足的地方,有慈善單位每天為這些貧民窟居民準備大鍋飯,但受限於經費考量,鍋內的食物變化不多,更別提要為民眾補充足夠的營養。

領食物的民眾安娜擔心,「最近我的寶寶血紅素只有11,處在貧血狀態,我們很擔心,只能盡可能在市場找最方便和營養的食物給他,因為現在就業不大容易。」

施食單位成員潔西卡則表示,「孩子們大多因營養不良生病,就如他們所言,每名孩子的營養都來自大鍋飯,但若考量到物價,我們就得調整菜單內容,導致食物不夠營養。」

沿山而建的貧民窟,住了超過45萬人,居民每日得頂著大風、穿過泥濘的小路,才會抵達發放食物的工寮,儘管路程不短交通不便,他們卻毫無選擇,因為新冠疫情導致許多人失業。

法新社報導,自2020年起,光是利馬就出現了大約2500間施放食物的機構,援助25萬個家庭度過難關。

安娜也指出,「政府應想辦法創造更多職缺,能提供更好薪水的職缺,民眾才不會苦於無食物可吃。」

聯合國糧農組織秘魯代表艾斯寇巴說明,「食物價格仍然很高,但同時還存在供應問題,不僅是取得問題,而是供給。因此情況非常複雜,這是一個令人沮喪的情況,而在這個經濟停滯的國家,今年的經濟成長極低。」

貧民窟與利馬市富裕的拉莫利納區,幾乎只有一線之隔,後者高樓林立,有許多觀光景點和遊客,畫面對比顯得格外諷刺。根據秘魯國家統計局,秘魯全國仍有918萬人身處貧窮。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