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偏鄉產科護理沙漠 孕婦無奈搬至外地待產
家住美國奧勒岡州東部郊區的艾莉莎9月底就要臨盆,但上個月,離家方圓60多公里內唯一一處產科病房突然關閉,45歲高齡產婦的她頓失安全感,只能離開舒適的家,先搬到兩個鐘頭車程外、愛達荷州的哥哥家待產,這樣離醫院比較近。

準媽媽艾莉莎奧德森說:「我從沒想過會遇上這種挑戰,我過去理所當然認為我一定會有醫師照顧,我距離安全的醫療照護很近,但這一切都轉眼不見。如你所知,整個懷孕期間都可能發生一些狀況,如果你沒有地方可以檢查,並確保一切正常,那真的很可怕。」
像這類的產科護理荒漠現象正在美國許多偏鄉發生.超過一半的郊區醫院沒有產科人力與病房,區域內大約200萬生育年齡的婦女,缺乏產科醫療照護,需要長途跋涉才能門診產檢,有的不得不在急診室分娩。
一項研究顯示,鄉村居民因為懷孕,生產而面臨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的可能性比城市地區高出9%,成為地方政府官員的頭痛難題。艾莉莎打算生產的聖阿芳蘇醫院,也正面臨產科護士短缺、接生數量下降的情況。

艾莉莎丈夫蕭恩奧德森認為,「直接把這種基本醫療服務關閉並不安全,且會長期造成經濟影響,我認為應該舉行全國性的對話,針對醫療給付以及鄉村關鍵醫院的角色與責任。」
一種替代方案正在興起,由合格助產士主持的獨立生產中心,處理一般、非高風險的案例。
中西部田納西州薩默敦的農場助產中心已經成立半個多世紀,孕婦在類似居家的舒適的環境進行各種檢查、諮詢,也舉行產前聚會,分享喜悅與擔憂,還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產方式,而且費用比住院生產低得多。

準媽媽茅克說:「可能會有需要轉送到醫院的情況,但我認為,讓我事先知道情況,屆時自己做出選擇,感覺比較好,像我決定出生後立即的肌膚接觸、晚一點剪臍帶等等。」
助產士菲奇也表示,「助產士做所有正常情況的事情,而產科醫生做高風險的事情,這就是許多歐洲國家的情況。」
將產婦依照風險程度分流的概念,接受度正在提高,許多州與社區也正設立更多的獨立生產中心。
康乃迪克州州長拉蒙特最近簽署一項立法,為這類接生機構頒發執照。就算偏鄉,人口稀少,收入偏低,都不應缺少關鍵基礎醫療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