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商務部海洋暨大氣總署,發布提交國會的雙年度報告,美方肯定台灣針對非法捕撈的漁業行為有改善,但仍涉及強迫勞動。漁工團體也質疑,政府對漁工人權的提升,多淪為表面工夫,沒有進展。
船艙裡可見被割下的鯊魚鰭,外籍漁工曾向民間團體控訴,漁船長期違法割鰭棄身,因而讓台灣在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2021年公布的雙年度調查報告中,認定台灣涉及IUU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的漁業行為,日前2023年最新報告發布,此次美方認為我國提供詳盡報告,採取改正行動,給予正面認定。
農業部漁業署組長林頂榮表示,「少部分的漁船經過我們這樣的一個調查之後,確定它確實有違規,按照我們的法令做了一些處分。有一些漁船並沒有查到,有美方所指控的一些狀況。」
不過美國已經修正法令,把強迫勞動也認定為IUU非法漁業行為,國內漁船曾遭指控讓漁工超時過勞工作、苛扣薪資等事,漁業署表示會再調查釐清,不過漁工團體卻直指漁工人權未見提升,像是漁業署補助漁船設置Wi-Fi,但一週只開放5分鐘,另外也發生投訴雇主卻遭秋後算帳。
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秘書長李麗華指出,「不申訴還好,申訴以後還會被秋後算帳,就被遣返回家了。漁工跟我們講查船前一天,仲介都已經來威脅我們了。該講的講,不該講的不要亂講話。所以誰還敢講真話。」
探討外籍漁工處境的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前陣子引發熱烈討論,李麗華認為討論度高但提升人權沒有進展,外籍漁工的勞動權益應該回歸勞動部,不應交給傾斜於資方的漁業署。漁業署表示,若漁工投訴遭算帳,可提供他們資料來調查處理,至於船上Wi-Fi開放時間,也可邀集多方來進一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