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肺臟移植難度高 5年存活個案增多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肺臟移植牽涉免疫系統,是胸腔外科難度最高手術之一,不過若病程走到需要移植,存活年也只剩2年左右,必須換肺求生,醫師鼓勵需換肺的病患,手術成功後遵醫囑復健,還是可以有全新的生活。

帶著未婚妻一起和醫療團隊拍大合照,40歲的連先生在肺臟移植手術前,隨身都要戴著氧氣設備,過去因多年支氣管擴張症,反覆感染住院的他,在3年多前接受「肺臟移植手術」,後續配合醫療團隊,努力復健,遵醫囑飲食運動,現在身體狀況良好,除了正常上班,還可以潛水,參加馬拉松。

肺臟移植成功病友連先生分享,「移植前我最糟的狀況,就是我上班還是要去哪裡,旁邊就是要準備一個氧氣機。氧氣拿下來的話,我的血氧會掉到很低,甚至會快要昏倒。」

醫師分析,肺臟移植手術難度高,更因牽連全身器官,手術風險相對較高,不過對於肺臟功能惡化的「末期肺病病友們」來說,若走到終日使用氧氣設備導致生活受限,肺臟移植還是一個改善病況的選擇,因應病患狀況不同,配合客製化復健也是復原的一大關鍵。

胸腔外科醫師陳維勳表示,「假設病程末期不接受肺臟移植,很有可能2年內也會因為呼吸衰竭,有可能會導致病人死亡,在移植後除了我們會提供專業的復健團隊照護,我們至少每個病人,都會有半年以上的復健。」

雖然台灣肺臟移植發展較歐美國家晚,過去的5年存活率約54%,但隨著醫療技術進步,成功個案也越來越多,患者若病程走到需要換肺,術後一定要配合醫療團隊復健,也鼓勵患者走出戶外,維持良好運動習慣。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