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證生日與出生證明不同?台中戶政事務所認人工疏失
楊旻峰 林健生/台中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在台中有一位50歲的李先生,近期發現身分證與出生證明的生日並非同一天,而戶政事務所也坦言是早期人工抄錄誤植,建議趕緊更改。但他抨擊說,已經活了半個世紀,累積許多證件資料,機關行號都還要花時間申請及更動,質疑為何政府的疏失要由個人來承擔。
把皮夾內的證件拿出來,一張一張摔在桌上,家住台中市大雅區的李先生越說越氣。因為每當他參加宗教活動時,總被提醒國曆與農曆生日對不上,最近去戶政事務所調閱出生證明,才發現紀錄是3月25日出生,但自己所有證件上的生日全都是3月23日,原來是戶政人員抄錄時誤植。
民眾李先生說道,「你們公務機關所造成的百姓的一個錯誤,因為我們資料是給對的。50年的資料我一下子怎麼改,例如健保署銀行還有監理站等各單位,外交部護照問題,你看我每次去如果一排隊的話就是一天,就等於通通不要工作,每天在那邊排隊。」
李先生批評,戶政單位的疏失卻要他自花時間去更改。大雅戶政事務所坦承錯誤,但強調能協助通報稅務、監理、台電、台水、地政、健保署、勞保局等機關同步更新,不過護照、銀行與保險等資料得自行辦理。目前只能建議民眾盡速更正,否則辦理連貫性戶籍資料的業務,例如遺產繼承時會出現錯誤。
台中市大雅區戶政事務所秘書曾江良表示,「如果使用連貫性的戶籍資料的時候,他們會發現資料有錯誤,可能也要再來更正。在緊急的狀態下又要更正,實際上可能會造成比較大的不便。」
今年4月台南一位陳先生,被郵局發現身分證字號竟然與雲林一位已經過世的王先生同號的狀況,同樣也是人工抄寫發生的錯誤。台中市民政局表示,早期人工抄寫容易出錯,戶政系統在1996年電腦化後出錯率已大幅降低。
王介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