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環團實察地面光電案場 憂苗栗開發衝擊石虎保育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內自2016年開始大力推動再生能源,7年多來發展如何?地球公民基金會實地走訪苗栗、花蓮跟台南,對現況進行田野調查,發現在苗栗,光電發展最大的挑戰是里山地景與石虎保育,花蓮出現平地森林跟光電開發的競合,台南則發生最多爭議。

國內光電如火如荼發展,地面型光電需要大量土地,地球公民基金會實地走訪苗栗發現,雖然針對2公頃以下開發,地方政府有參考石虎生態熱區,建構3階段審查機制,但220案中有168案,近8成位於石虎重要棲地,結果90案審查通過,只駁回79案,地公憂心未做整體評估,光電開發恐加劇石虎棲地破碎化。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專員梁聖岳指出,「其中大概有一半的案場是有通過的狀況,真正有被駁回的就是另外一半,現在都是個案式審查,才會發生現在目前這種狀況。」

地公也走訪花蓮,發現光電案場很可能選在平地森林,但砍樹種電是否有減碳效益,需審慎評估與權衡。

另外,他們也來到光電密度設置最高的台南七股,訪問當地漁民發現,對養殖有負面影響;對黑面琵鷺等過境鳥類,光電設施也可能導致棲地遭切割得更嚴重。地公認為呈現出發展光電的隱憂。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主任蔡卉荀認為,「我們的法令,其實過往都是比較服務開發的,其實現在應該要利用這個機會,去檢討我們的法令,如何去保護我們其他的農漁業,或者是生態所需要的價值。」

而針對許多光電設施,已經迴避「法定環境敏感區」,但不少案場選在具有生態價值,卻沒有法令保護的土地,無法評估衝擊。

另外,部會之間權責不清,執行把關會出現三不管地帶,到底要農業、保育優先?還是光電優先?對於土地競合問題,環團認為目前是束手無策。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