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氣溫升高影響情緒 南亞家暴隨之增加

世界各國受到極端氣溫和熱浪影響,中國北京首次出現40°C高溫,美國多處達43°C以上,印度在6月更飆升至45°C,導致數十人中暑死亡。而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JAMA Psychiatry)的研究發現,年平均氣溫升高1°C,和3個南亞國家的家暴與性暴力事件增加逾6.3%有關。
《衛報》報導,這項研究追蹤了2010年至 2018年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爾逾19萬名15至49歲女性,並藉由她們報告情感、身體和性暴力經歷,將這些數據和同期的溫度波動進行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年平均氣溫每升高1°C,親密伴侶暴力(IPV)發生率平均增加4.49%。且印度是3個國家中親密伴侶暴力發生率最高的國家,氣溫每升高1°C,身體暴力就會增加8%,性暴力會增加7.3%。
該研究者之一米歇爾·貝爾指出,高溫可能通過許多潛在的生理和社會途徑影響暴力風險。他以氣溫變化導致人類生活被影響為例,可能出現農作物歉收、基礎設施及經濟崩潰,或人們被困在室內並無法工作。上述因素都可能使家庭承受極大壓力,並推高暴力發生率,也因此低收入和農村家庭,被發現是暴力行為與炎熱相關增幅最大的家庭。
除了社會和經濟因素,「溫度」也會對人體產生影響。貝爾說明,因炎熱會造成壓力,且急性熱暴露與腎上腺素產生增加有關,可能激發更高的攻擊性,並活化大腦內與情緒調節相關的區域,加劇焦慮和創傷壓力症候群等精神疾病。
其實先前就有許多研究證實,氣溫上升和助長暴力有關。西班牙一項研究提及,當熱浪襲來時,親密伴侶殺害女性的風險會上升40%行為的機率要高出 60%。《科學期刊》綜合全球數據也發現,隨著氣溫升高,人際暴力和群體間衝突風險皆會增加。
而高溫也可能會影響老年人的視力,美國科學促進會媒體《EurekAlert!》報導,《眼科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生活在溫暖地區的美國成年人和65歲以上長者,比在寒冷地區的同齡人更會出現視力障礙。
這項調查是在2012年至2017年,並發現居住在平均氣溫15.5 °C以上的城市,比小於10 °C的城市出現視力障礙的風險要高44%。雖然尚不清楚溫度如何影響視力,但研究者認為潛在原因包括,紫外線暴露增加、空氣污染,以及被稱為維生素B9的「葉酸」隨溫度升高而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