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解決假日停車位不足 台東擬7億建立體停車場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東縣實施12年的路邊停車收費,目前有1800多個停車格,現在發現隨著觀光發展,停車空間愈來愈不夠,縣府要在現有的公營平面停車場,蓋一座地下兩層、地上兩層,商用和停車場併用的立體停車場。民眾認為可以解決假日一位難求的停車問題,但經費高達7億元,有縣議員認為花費太高,不符合經濟效益,要求縣府進行專案報告。

台東市區停車空間,平日市中心幾乎一位難求,但市中心外則是空位很多,可是假日一到,就全部停滿。

為了解決假日停車位不足的情況,台東縣政府規畫在市中心假日人潮多的鐵花新聚落附近的公有第五停車場,新建一座地下地上兩層,包括一層商場的立體停車場,提供232個停車位,總工程經費要7億元,預計114年完工。

民眾認為這樣可以解決停車位不足的情況,但也有民眾認為,只是為了解決假日停車問題,應該還有其他辦法。

民眾薛小姐表示,「旅遊旺季假日那邊車流量比較多、需要停以外,平時應該沒有那麼大的需求。」

民眾張先生指出,「我是覺得贊成,如果它是在靠近鐵花村附近的話,當然是還有疏導的作用。」

台東縣議會臨時會,16日針對縣府要新建立體停車場也請縣府專案報告,縣議員認為週邊有臨時停車場,可能不必再蓋立體停車場,而且7億元造價可能太高。

不過縣府表示,總經費還包括預期原物料漲價和工程預備金等,經費合理,而且也可以把臨時公有停車場土地回歸到正常使用。

縣議員林參天質疑,「一個停車場200多格的停車場,竟然要花到7億?這是天價。」

台東縣交通科長賴宣愷回應,「因為在鐵花村周邊,我們目前開闢的兩個舊分局以及波浪屋對面,這個都是於臨時性的停車場,未來會回歸到它正式的用途點。」

這筆興建經費,縣府向中央爭取3億、縣府自籌4億,預算案已經通過,有縣議員認為不符合經濟效益,以及中央和地方財源分配比例,不排除未來杯葛預算的執行。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