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抽檢海藻類乾貨商品 2件重金屬超標不符歐盟規範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去(2022)年香港消委會曾抽驗27款海苔、海帶,發現所有樣品都含有重金屬鎘和無機砷。國內消基會今(1)日也公布市售20件海藻乾貨重金屬檢測結果,若以歐盟標準,有2件重金屬含量超標。另有1件樣品標示不符合國內規定,呼籲政府應加強抽驗。
消基會今日公布海藻類重金屬檢測結果,其中有1件樣品標示不符合國內規定;若參考歐盟規範,另有2件樣品超標,分別是台灣澎湖生產與進口自中國的紫菜,鎘含量超出每公斤限量3毫克的標準。
不符合國內《食安法》的1件樣品是購自網路的北海道「天然羊栖菜」,未標示國內負責廠商名稱、電話及地址及營養標示,也未經政府檢驗;消基會檢測結果無機砷含量介於25至30毫克之間。
由於台灣檢測標準採取濕重,無機砷、鉛及鎘每公斤上限為1.0毫克。消基會指出,採樣品項皆是市面上乾料,是否超出台灣標準須再換算,但呼籲政府應加強乾貨邊境抽驗。
去年香港消委會曾抽驗27款海苔、海帶樣本,發現其中都含有重金屬鎘和無機砷;17款則檢出總汞。2015年食藥署曾抽驗33件市售藻類,有3件羊栖菜檢出無機砷,高於國內藻類《食安法》標準。
消基會呼籲,選購應避免有藥水味的濕海藻,回家後最好先以清水清洗或浸泡,都能降低海藻的總砷/無機砷含量,再以滾水川燙約30秒。
王介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