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今欲退場 學者:猶愛防變異致重症死亡
鄭雅文 林郁凱 / 臺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目次
疫情指揮中心對2020年1月20,成立到今千外工,這馬宣佈後禮拜,5月初一開始欲解散。紲落來欲按怎預防疫情閣夯起來?有學者建議,愛定期檢測環境,嘛愛繼續做血清抗體調查。追蹤高風險族群,避免重症死亡,逐家才袂驚惶,才有才調恢復疫情進前的生活。(本則標題、導言、內文皆為臺語文)
新冠疫情滾絞3年外,這陣大部分的人攏沓沓仔恢復正常的生活,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對5月份開始,新冠肺炎嘛對第5類傳染病、降做第4類。
民眾表示:「我是感覺講應該綴時代潮流,這本來就是一咧趨勢」、「(疫情)閣起來,著閣注疫苗抑是閣食藥仔,兩三冬、逐家攏慣勢就好」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咱國內佇2020年1月20開始,三級開設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到疫情上嚴重的時,嘛升到一級開設,疫情指揮中心運作千外工,攏無歇睏。這馬欲降級,有學者認為,予生活恢復正常,是有必要的,毋過相關單位對高危險群應當繼續掌握。
中研院研究員 何美鄉表示:「真少的一寡人,嘛是會閣重症、死亡,若是有這款重症的人開始,人數咧增加的時,咱著愛知影講這敢是一个新的變異種閣出來,這款工課袂使停」
有學者也建議政府、對人佮環境、攏愛繼續分析閣監測,就算降級,一寡機制猶是袂當放冗。環境的部分就愛定期做廢水的檢測,人的部份,建議愛繼續做血清抗體的調查,了解國人的抗體數。
台大公衛教授 詹長權表示:「逐年攏有按呢做,咱就知影講咱血清的濃度到啥物程度,愛去追蹤伊身軀內底注預防射的效果敢有維持」
專家嘛建議高危險族群,親像有慢性病、無注疫苗的、抑是65歲以上的濟歲人、準講有感冒的症頭就愛去驗看覓、敢是去穢著新冠肺炎。共目標設定佇"零死亡",逐家才袂驚惶,才會當真正恢復往過的生活。
鄭雅存/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