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道路法》修正案4月生效 物流機器人將可上路
總部設在東京的機器人研發公司ZMP,兩年前所推出的戶外物流機器人DeliRo,近來經常出現在市郊的馬路與人行道,進行社區測試。
這個紅色的機器人,有一雙迷人的大眼睛,行動期間萬一遇到行人擋道,據說這雙水汪汪的大眼還會難過的流眼淚。社區裡的小朋友都對它印象深刻,早就都知道它的名字。
ZMP社長谷口恒說明,「我們的自動機器人,可以安全地避開障礙物、辨識交通號誌、自己做決定。國外許多機器人是遠端操控的,我們的機器人是自行運作,遠端操控員只是監視它們而已。」

松下電器也推出了一款黑白兩色的物流機器人Hakobo,以每小時最高6公里的時速,在大街小巷穿梭,販售各種點心零食和冷熱飲。
Hakobo會根據道路情況,自行判斷何時應該轉彎。遇到像是施工現場或是行進中的單車,它都會停下來。

而位在藤澤的控制中心,有一名工作人員,透過鏡頭同時監控4台機器人,當機器人充電卡住或是被障礙物阻攔時發出警訊。

日本消費者上村奈生子表示,「我認為這是很棒的點子。人類店員可能會讓人感覺更放心,但是機器人你可以隨意的購物、你可以停下來看一看,就算什麼東西都沒有買,也可以毫無內疚的離開。」
松下電器機器人首席工程師藤川大指出,「我們松下在日本注意到的一項問題,是勞動人力短缺。因為疫情的緣故,線上購物的需求大增,配送的勞動力卻跟不上,我想未來這仍舊會是一大挑戰。我希望我們的機器人可以派上用場,幫助緩解勞動力緊縮。」
日本人口老化的問題全球知名,當局估計再過7年的時間,總人口將近3成年齡都在65歲以上,屆時勞動市場人力將短缺1000多萬人,相當於總勞動力的15%。

《道路交通法》修正案,4月起將正式生效,屆時將開放L4等級的自動駕駛汽車,以及自動配送機器人上路。
芝浦工業大學機械工學科教授内村裕表示,「我想社會對機器人有很大的期待,但機器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人類執行的一些小事,機器人要模仿起來也很困難。所以我認為,指望機器人為我們做所有事的那一天,不會那麼快到來。」
類似的物流配送機器人已經在英國、中國等國家使用,業界人士預計日本則是會以漸進的方式推行,在確保安全無虞的情況下,讓社會逐漸的適應這個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