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地震規模3.1 測報中心:與大屯火山活動有關
薛宜家 邱福財 張國樑/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北市北投區上午9時多發生小區域地震,規模3.1。地震測報中心表示,這起地震與火山活動有關,是大屯山火山的岩漿庫流動,導致岩漿壁破裂,形成地震,這個地方平均2、3年都會有同樣規模的淺層地震,目前沒有異常狀況。
地震發生瞬間,監視器鏡頭晃了一下,上午9時8分,北投區和陽明山地區民眾,都感受到地跳了一下。這起淺層地震,震央就在北投區,地震深度4.8公里,芮氏規模3.1,除了北投當地感受到3級震度,新北市的淡水也有3級,五股2級,氣象局證實這起地震跟火山活動有關聯。
地震測報中心課長陳達毅指出,「地震的原因跟大屯火山的活動有關,大屯火山在底下有個岩漿庫,岩漿庫的流體在流動的過程當中,侵入到周圍的岩壁,造成周圍岩壁在力的平衡上遭到破壞,所以產生了錯動,就引發了地震。我們看起來,目前沒有覺得這個地震有太過於特別,因為它跟過去的活動其實很類似。」
資料顯示,當地在20年來已有17起地震發生,發生的頻率與震源位置都差不多,上一次是在2021年11月,規模3.01,都是由於火山活動引起,對於有民眾擔心火山爆發?地質學者說,火山異常活動與地震不同,通常會在幾個月前就有跡可循,例如頻繁地震,或是氣流改變,而目前這些在科技部都有監測機制。
中央大學教授李錫堤表示,「火山活動在好幾個月前就會開始有很多徵兆,包括微震變多、漸漸變淺,包括地表,我們從衛星雷達觀測影像就可以看出,地表在變形在隆起,那麼開始火山有一些氣體成分會有一些改變。」
學者指出,雙北人口稠密,若是一旦發生火山噴發,岩漿流出地表,影響層面廣。不過,火山若有異常活動,不會立刻噴發,需好幾週,而在這起地震之後,目前當地並沒有其他跡象。
黃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