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傳統年節故事"燈猴" 時代變遷沓沓少人知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見擺倚近過年,上捷聽著的故事就是「年獸」,毋過逐家敢知影臺灣有家己的傳統過年故事「燈猴」,新竹有老師用臺語講予逐家了解。(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逐家袂記得請燈猴食圓仔。啥物?竟然共我放袂記!」
台語老師用活潑的方式,向逐家講燈猴故事的由來,台跤大人囡仔攏真認真聽,古早時代年節故事上有名的就是燈猴,只是隨時代改變,已經愈來愈少人知影。
台語老師 蔡秋芬:「燈猴就是較早的人,替大家攑油燈的猴山仔,一个神明。到倚過年時逐家攏會挲圓仔,共圓仔黏佇欲感謝的物件頂懸,毋過有一冬,逐家袂記得共圓仔黏佇燈猴身軀頂,燈猴就受氣向玉皇大帝投,土地公就向逐家託夢講,明仔日會做大水,所以後來逐家就決定共好食物攏煮好,共錢攏pun完,後來就變做29暝,做伙食飯圍爐閣有硩年錢的由來」
除了燈猴的故事通好聽,現場嘛有過年台語遊戲會當耍,另外老師攢用絲仔印來做的紅包橐仔,予逐家動手做過年紅包。
家長:「燈猴故事阮攏毋知,才tshuā囡仔來參加活動了解咱的傳統。」
家長:「厝內序大攏講台語,才想予囡仔來聽台語故事,較捷練習台語。」
老師用台語講故事耍遊戲,除了會當提懸加深逐家對台語的興趣,嘛予逐家提早感受著過年氣氛。
呂尚儒/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