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北界白翎島成戰地最前線 沙灘設反登陸龍牙

北韓今(2022)年試射飛彈的規模與數量,刷新了以往的紀錄,短程彈道飛彈更是首次落在北方界線以南的海域。這個位在黃海、距離北韓領土只有短短12公里遠的白翎島,和金門一樣,都是軍事對峙的最前線。法新社的記者特地走訪這座兵比民多的軍事要塞,記錄他們在戰火威脅下的生活。

這座總面積45平方公里廣的小島,是南韓最西端的領土,駐守在島上的三軍士兵人數多過居民。蛇籠包圍著的沙灘,每一處都可以看到北韓領土,這就是朝鮮半島北方界線5島之一的白翎島。

1950年代,韓戰敵對狀態結束後,南韓取得了小島的控制權。由於地理位置正處於軍事對峙的最前線,島上的5000居民一直活在戰火的威脅之下。交通要道有坦克停在路邊,每座山丘都有崗哨,景色優美的沙灘也針對裝甲車以及坦克設有龍牙。

白翎島居民金錦淑(音譯)說:「有時候我做夢,都會夢到北韓人入侵。」

兩韓在此最嚴重的衝突,是2010年3月的天安號事件。當時南韓海軍的天安號護衛艦,在距離不到一公里遠的海域,遭北韓魚雷擊沉,艦上104名官兵不幸有46人殉職。

2013年美韓例行春季軍演期間,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又點名,威脅要將白翎島「變成一片火海」。為應對平壤突襲,首爾2017年在白翎島舉行兩棲入侵模擬演習。

小規模的零星衝突更是經常發生,10月時一艘北韓船隻越過北方界線,引爆南北兩軍短暫交火。

白翎島居民金福姬(音譯)坦言,「過去當(北韓)對我們發射砲彈,真的是很可怕,我們全都躲到防空洞。這發生過幾次,但現在我已經相當習慣了,對我來說沒有什麼。」

對首爾當局來說,白翎島更具有重大的經濟戰略地位,這裡掌控了關鍵的黃海航線的進出。若是失去了白翎島,等同於斬斷西海岸最大港口仁川港的對外交通。

白翎島漁民李蒼東(音譯)表示,「(政府)承諾會(保護白翎島),因為他們知道一旦白翎島失守,仁川就會淪陷。」

白翎島同時也是一座自然景觀保存良好,漁業及觀光資源豐富的島嶼。像是被朝鮮王朝學者形容為「年老之神最後一個傑作」的頭武津懸崖,以及世界獨一無二、可供軍用運輸機起降的沙串海岸。

韓國觀光客金永壽(音譯)說:「與一個高度敵對的國家如此接近,我確實感受到某種程度的危險。但由於情況一直如此,我已經習慣了,這不會阻止我來這裡享受美景。」

渡輪固定從仁川往來白翎島,每週約有數百名旅客專程前來,領略戰地前線的風光。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