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今起禁一次性塑膠杯 逾9成飲料店備貨完成

台北市環保局擴大減塑,進一步推動禁用一次性塑膠飲料杯,新政策今(1)日上路,北市環保局上午前往稽查,多數店家都已完成備貨、配合政策,不過首日稽查150家,有2家不符合規定,若沒有限期改善,將被處罰1200至6000元。

一大早民眾上門買飲料,這家位於台北市的連鎖飲料店,1日開始不提供塑膠杯。

台北市環保稽查人員說:「貴店符合提供飲料杯都是可重複使用或紙杯,然後符合規定,謝謝你們的配合。」

北市環保局積極擴大減塑,推動全市飲料店禁用塑膠一次用飲料杯,也包含宣稱較為環保可分解的PLA材質杯。有些店家就算還有庫存的塑膠,也配合政策不再使用。而以顏色漸層、視覺取勝的飲料,現在只能裝進紙杯。

有些漸層或有色彩的飲料都看不到,消費者白先生認為,「其實沒有關係,其實重點還是味道,不是那個外觀。」

全台首推禁用一次性塑膠杯,環保局在與店家溝通上投入很大的功夫,總算獲得多數店家認同,超過9成備貨完成、配合政策上路。

北市環保局資源循環管理科長林鈺惠表示,「所以我們就訂定了6個月的一個緩衝期,進行逐店逐店的宣導,基本上我們起碼做了3輪的宣導。」

對於北市率先擴大減塑,環保署表示樂見其成。至於何時擴及全國?環保署表示為了降低衝擊,需要緩衝時間,因此打算花2年輔導,初步評估在2024年底,針對全國連鎖業者先來實施限用。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