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強生退出黨魁之爭 蘇納克致敬並感謝付出

前英國首相強生23日宣布不會爭取保守黨黨魁選舉,他自認為「這樣做不對」。而少了強生競逐,早已獲得超過百席議員支持門檻的前財相蘇納克,很有可能接任首相。

英國前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將成為英國新首相,也是英國有史以來第1位印度裔首相。

對於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退出競爭,蘇納克向他致敬,表示「將永遠感謝他在新冠病毒疫情以及俄烏戰事期間的付出」。蘇納克獲得角逐黨魁所需的100位下議院議員支持的門檻,他的競選團隊中,1位消息來源告訴《BBC》,他並不認為所有事情都是理所當然。蘇納克23日宣佈參選,當時他在社群媒體貼文,「英國是個偉大的國家,但我們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這就是為什麼我要成為保守黨黨魁,以及你們的下一任首相的原因」。

蘇納克在9月初保守黨黨魁選舉時敗給特拉斯(Liz Truss),而特拉斯上任僅短短45天,就因減稅政策不當引發民怨、國內通膨飆升等經濟危機辭職。在強生掌權時代,蘇納克是他的財政大臣,但他後來辭職,也是強生下台的推手之一。

自特拉斯辭職後,有關強生捲土重來的消息不斷,強生也躍躍欲試,本來人還在加勒比海度假,提早結束返回英國,與蘇納克及同樣宣布參選的下議院領袖莫登特(Penny Mordaunt)長談,他表示已獲得102位議員支持,不過其實僅57位公開表態。強生表示,他相信自己可以再次贏得選舉,但他最後認為「這不是正確的事情」、「現在時機不對」,也承諾會支持任何取得最後成功的人。

而莫登特最慢於24日下午2點,要取得100位下議院議員支持,但離門檻還有一大段距離。如果只有1位候選人獲得100位議員支持即可當選,不需經過黨員線上投票。

工黨領袖史塔莫爾(Sir Keir Rodney Starmer)則表示,不管誰上任,新政府都要負責把殘局收拾好。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