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咖啡館談生死話題 81國逾1.4萬場討論扭轉恐懼

人生之中,老化、疾病、死亡等議題,常常是許多人避諱不願多談的話題。但澳洲卻有一家死亡咖啡館,鼓勵民眾暢談生老病死等禁忌話題,希望透過這種對談,以正向態度學習,坦然面對死亡議題。

圓形沙發上,男女老少不分年齡,坐在一起說說笑笑,氣氛相當和諧。仔細一聽他們在談論的主題,卻是與生老病死相關禁忌的話題。

死亡咖啡館消費者米契爾詹森提問,「你們曾經有在某人臨終時還和他待在一起嗎?感覺如何?」

有人回應,「他當時已經87歲了,是的,嗯,我很幸運能夠奔赴德國,和他待在一起。」

這裡是澳洲荷巴特內的死亡咖啡館,鼓勵人們針對人生各種生死話題進行討論。透過這種對談,以正向態度學習,並面對死亡話題。

有參與者詢問,「當你被診斷出罹患癌症且病情嚴重,你希望你的醫生,A,把一切都說的明明白白;還是B,只要關注下一步療程,不要讓我不知所措?」

人生才剛起步沒多久的詹森,因為罹患了罕病囊狀纖維化,終身有身體多汗、生成過多黏液的狀況,隨時會出現肺部因此阻塞、頻繁感染的情況。這種罕病患者平均壽命都比較短,當他發現死亡咖啡館後就常來這裡,聽聽大家對死亡的想法。

詹森說:「很高興知道我不是唯一一個有這種恐懼的人,雖然這是恐懼,普遍每個人都會有,但我仍然感到孤獨。」

罕病患者詹森。

這種談論生死的死亡咖啡館,是2011年開始起源於英國。不論在台灣還是國外,死亡的話題總是充滿禁忌、讓人忌諱,越是禁止談論,反而讓人們對於未知的死亡產生更大的恐懼。

因此死亡咖啡館的聯合創始人之一莉康乃爾,與朋友一起合辦了咖啡館。在這裡,人與人之間能大膽談論生死,並且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經歷跟想法。

莉康乃爾點出問題,「有些人確實想談論這些事,但他們在某些地方遭到了抵制。」

聯合創始人妮琪塔哈利斯認為,「如果這是課程的一部分、真正列入澳大利亞課程,從一開始就教孩子們部分的死亡知識,那不是很好嗎?」

妮琪塔哈利斯認為,生死話題能夠列入學校課程。

目前全球共有81個國家響應死亡咖啡館運動,舉辦過超過1萬4000場談論會,影響許多國家跟民眾扭轉對於死亡的概念,不再過於避諱不談。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