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年內發生3場大停電,今年3月303大停電更導致台電董事長下台,為此台電今日公布「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預計10年投入5645億元,代理董事長曾文生表示最大的目標,就是希望單一電網事故所導致的長時間大規模的停電絕對不要再發生。
興達電廠操作人員進行隔離開關測試時卻未先做好確認,導致短路接地故障,一個失誤動作卻引發全台高達約549萬戶停電,國內電網遭質疑太過集中且缺乏韌性。
台電上午提出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10年將投入5645億,讓電網能分散、強固與防衛。
曾文生表示,「整個強韌計畫最大最大的目標,我們就希望單一電網事故所導致的長時間大規模的停電絕對不要再發生。」
國內電網有3條主幹線南北融通,透過龍潭、中寮和龍崎3大超高壓變電所作為樞紐節點,但只要一個節點出問題就會牽連全國,分散為當務之急。台電打算讓5大電廠直接配對7大園區,若以交通運輸做為比喻,就是讓三分之一車流改走省道不走國道,避免雍塞。
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表示,「電力三分之一在就近就用完了之後上主幹線的餘裕,就會空出三分之一的容量,就是要給我們的民生用電可以直接在主幹線上做調度。」
另外台電也將新增28個變電所解決送電瓶頸,但興建變電所易遭居民抗議,台電表示會多溝通。而學者認為,硬體建設之餘,電網韌性也仰賴智慧電網的推動,導入人工智慧有助即時分析與診斷問題。
台大電機工程系特聘教授劉志文表示,「一個重大事故的發生之前都有前兆,如果預先能夠察覺到說我們系統有一些地方可能有點問題,就可以早一點去做檢查,不要讓它小問題沒有處理就變大。」
學者指出,台電所推動的先進配電管理系統就是從軟體上來強化韌性。而針對去年底台北萬隆變電所爆炸起火,造成雙北大規模停電,台電表示將推動變電所屋內化,設施從住通鋪變住套房,有獨立消防系統,但興建經費增加3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