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暫停進口台灣百家食品 食藥署長:文件問題非食品問題

在傳出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即將訪台的消息同時,中國海關總署在昨天深夜,疑似是報復性的暫停台灣上百家食品業者的產品輸出到中國。其中,餅乾、糕點類就有35家被禁,勢必衝擊中秋節的通路,讓業者相當錯愕。至於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經濟部等相關單位還在評估中。

一包包綠色的零食是台灣人熟悉的味道,台灣有多家食品業者向中國輸出產品,但1日晚上中國海關總署無預警公告,100多家食品廠暫停進口,讓業者措手不及。

維力食品協理李偉名說:「肯定會有些影響,但我們也不知道這個到底什麼原因,那到底是不是真的不能進口,也還不確定啦。」

遭中國暫停進口,光飲料及冷凍飲品品項就有121項,而被點名的業者不乏知名品牌:郭元益、維力、味全及乖乖等上百家業者,其中餅乾、糕點類就有35家業者被禁。由於食品具時效性,退貨、找通路消化成了棘手問題。

台灣食品發展協會理事石資澤表示,「我們還有一個貨櫃在高雄港,那我們今天早上開會,已經決定把它先提領回來,可是我們主要的市場是在中國,那些貨回來之後怎麼銷售,其實我們也很苦惱。」

從乳製品、餅乾零食到泡麵,被禁類別相當多,經濟部等單位正在評估可能的經濟損失,食藥署則表示,中國給的理由是業者未完成更新註冊。

食藥署長吳秀梅指出,「中國現在說的只是,他們要求一個註冊,需要有文件,文件如果不夠的,那就等於是給了文件的問題,不是什麼食品安全的問題。」

中國暫停進口被解讀是對裴洛西來台的報復行動,讓不少業者人心惶惶,全國商業總會表示,區域和平穩定對台灣經貿才有實質的幫助,呼籲兩岸政府考慮人民,讓經貿盡快恢復常態,別讓業者成為國際政治角力的犧牲品。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