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通膨再創新高 外界估Fed將升息3碼
美國5月份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比去年同期上漲8.6%,創下1981年12月以來新高,各界猜測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在當地時間6月15日第3次升息,將可能不只2碼,而是3碼,也就是0.75%。
CFRA首席投資策略師史托佛表示,「我不認為當前的熊市會影響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明天的決定,也就是說我確實相信,他們會升息75個基點,我不認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會因為擔心經濟衰退而停止升息,他們意識到必須控制通貨膨脹。」
美國CPI公布後,美股提前反應多日下跌,美國研究機構擔心聯準會加大升息解決眼前的通膨問題,卻也帶來經濟衰退危機,包括日本、南韓在內,亞洲各股市15日大多下跌,台股也是小跌48.12點,收在15,999.25點,外資在內、三大法人賣超133.53億元。有學者分析台灣經濟發展深受美國影響,美國升息後,將可能擴大資金外流,台幣將可能繼續貶值,股市與經濟發展也可能受到衝擊。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分析,「全世界面對貿易衰退的問題,這個是台灣逃不掉的,我們在過去這2年所建立在供應鏈上面的優勢,取代其他國家的這個部分,其實已經建立起來了,所以就是說相對來講會有好一點,應該不至於到像美國這樣,經濟有可能到軟著陸、甚至硬著陸的狀況。」
尤其台幣貶值將導致進口產品與物資價格上漲,將直接影響國內物價,央行應該考慮勇敢升息。
邱俊榮認為,「至少就這個升息去阻止匯率貶值,不要讓進口成本大幅增加,這件事情我個人覺得,央行是應該要採取一個比較大的升息的幅度,如果只升息1碼的話,那我們還是要非常小心,是不是真的能夠把物價壓下來這件事情,恐怕我覺得力道是不太夠的。」
曾任國發會副主委的邱俊榮認為,目前國內出口經貿還算穩定,但國內普遍低薪、薪資成長有限,物價飆漲對國內民眾生活影響度極大,央行應該把握時機,以免像美國一樣太晚升息,反而對國內經濟造成更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