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陽視同確診」將上路 醫盼政府說服更多診所加入

疫情指揮中心預告,最快本週宣布全民適用快篩陽,可由醫師來評估是否確診。有醫師認為,除了快篩的精準度與供應量,以及抗病毒藥的數量要有完善配套,對基層診所的醫療量能,還有醫師看診的負荷量,也將是一大考驗。他們呼籲政府,能說服更多診所加入輕症者治療照護行列,共同分擔。

民眾填好資料,戶政事務所人員拿出快篩當面清點,交給民眾。擔心幼童還沒打疫苗,加上近期快篩需求大增,基隆23日起發放自購的10萬份快篩,給設籍基隆的孕婦及0-12歲孩童,讓民眾可在家監測健康狀況。

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只要符合資格,盡快來領取,在家裡給小朋友使用,或者給自己使用都可以。保護,而且監測家裡面的健康情形。」

領快篩民眾說:「之前沒有辦法(買),都在家,而且如果剛好遇到家人又有匡列的,根本就沒辦法出去。」

有免費快篩可領,對無法長時間排隊的家長來說,是一大福音。但快篩陽性民眾越來越多,要PCR複驗得到篩檢站或大醫院,不但增加群聚風險,也加重醫院負擔。中央預告最快一週內,開放全民適用快篩陽即確診,由基層醫師診斷,甚至直接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但這也考驗了基層診所的負擔能力。

高雄市長陳其邁認為,「中間就是像區域醫院、地區醫院,或者專科醫院,最上面就是醫學中心,所以各位可以看到,醫療量能就是在金字塔的下面,其實它(基層)的量能是最高的。」

陳其邁掛保證醫療量能沒問題,高雄5月中就啟動基層診所居家照護方案,派輕症案件給合作院所治療,但確診人數不斷增加,有些診所醫師一上午就得視訊診療20多個確診者,加上原有病患,讓醫護忙翻天,只能咬牙撐著。

吉田診所副院長曾哲凰表示,「現在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是很多的,尤其是確診者,然後相互的影響他的家人。現在又開放這種視訊看診,所以自從這個禮拜以來,我們每天每一節可能都要看一二十個,二三十個這種遠距看診的這些病人。」

高雄目前投入治療或居照的基層診所還不算很多,會導致部分診所要負責較多的個案。雖然高市府正與各診所協商平均派案,但醫師也希望政府能說服更多診所加入,如此才可能真正分散醫療負擔。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