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
-
Number of Respiratory Illnesses Spiking in Taiwan 醫:近期流感出現零星個案 已有升溫跡象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has reported two new severe complicated influenza cases. One of the two, a man in his 70s, died just five days after falling ill. This was the second death of the flu s
-
「篩陽視同確診」將上路 醫盼政府說服更多診所加入
|生活疫情指揮中心預告,最快本週宣布全民適用快篩陽,可由醫師來評估是否確診。有醫師認為,除了快篩的精準度與供應量,以及抗病毒藥的數量要有完善配套,對基層診所的醫療量能,還有醫師看診的負荷量,也將是一大考驗。他們呼籲政府,能說服更多診所加入輕症者治療照護行列,共同分擔。
-
接種AZ後哺乳女嬰猝死案 解剖死因:上呼吸道感染、大葉性肺炎
|社會國內新冠疫情新增50例確定病例,包括3例境外移入及47例本土病例,再創疫情三級警戒以來,單日新增病例數新低。此外,考量失能者家庭照顧需求,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恢復家庭類移工轉換雇主,新雇主應於承接當天安排移工檢驗PCR,費用由新雇主支付。至於日前發生雲林有位母親打完疫苗後哺餵母乳,隔天發現女嬰猝死案件,經過法醫解剖發現,女嬰致死原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及雙肺出現大葉性肺炎。新冠本土個案,週四1日新增4
-
源頭不明個案增 港恐爆發第4波疫情高峰
|香港疫情部分,今天再宣布新增6例確診,連日來計程車司機確診及源頭不明個案增加,香港公衛專家憂心恐爆發第四波疫情高峰。由於香港的幼兒園與小學也爆發上百例上呼吸道感染,港府宣布14日起幼兒園與小學停課兩週。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升溫,12日公布感染源不明個案高達六例,包含五名計程車司機跟一名香港寬頻職員,13日再公布新增6例、其中兩例感染源不明。專家憂心接下來恐怕出現第四波疫情高峰,尤其計程車司機頻繁移動
-
短期口服類固醇 恐增加敗血症、心衰竭風險
|類固醇長期吃可能產生月亮臉、水牛肩等嚴重副作用,但短期的風險呢?國衛院與長庚醫院研究發現,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第一個月會增加消化道出血、敗血症與心臟衰竭的風險。 類固醇是治療許多疾病的常見藥物,先前的研究指出,長期口服可能會產生月亮臉、水牛肩等嚴重副作用,但短期風險就真的比較小嗎 ? 國衛院與林口長庚醫院研究團隊合作,利用衛福部資料進行分析,研究期間為2013年至2015年,針對200多萬人,介於
-
Kaohsiung Hospitals Flooded After Long Weekend|連假赴警示區 有上呼吸道症狀者就醫增
|After huge crowds of tourists igno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flocked to tourism sites over the long weekend, the emergency rooms of many Kaohsiung hospitals were flooded with people that had visited
-
連假赴警示區 有上呼吸道症狀者就醫增
|連續假期過後,高雄各個醫院的急診室,陸續出現去過11個風景警示區的民眾,因為出現上呼吸道疾病症狀而就醫。急診室醫生坦承有些負荷不過來,所幸目前就診病患中,還沒有出現武漢肺炎病例。 連續假期過後,急診室外頭候診民眾比以往多。院方除了例行性量體溫外,現在還加問有沒有去過11個風景警示區。高醫急診部主任葉宜亨表示,「以前是針對國外的區域,那現在是針對國內旅遊。依照國家既定的旅遊警示區域去做調查。」
-
港人抗議社區設輕症收治所 林鄭籲包容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到現在,香港各地陸續有民眾抗議政府,在住家附近社區設立指定診所。特首林鄭月娥也多次呼籲民眾,希望能對防疫工作有更多包容和理解,同時也宣布,將會在4日、5日,派專機前往湖北,接回滯留的香港民眾。而在疫情期間,較少露面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在3月2日前往防疫相關的研究機構視察,並強調要加快藥物研發進程。 香港民眾走上街頭,抗議自家社區附近,有部分診所,被列為收治有輕微發燒,或上呼吸道
-
香港人抗議社區設指定診所 林鄭呼籲民眾包容
|武漢肺炎的疫情、佇香港也有民眾共政府抗議講:就愛佇社區、設指定診所。特首林鄭月娥,毋但出來喝話,也宣佈3/4、3/5,會派專機去共留佇湖北的香港人接轉來。另外疫情期間較無出現的習近平,也強調防疫的藥仔就愛趕緊研發。 香港民眾走上街頭,抗議自家社區附近,有部分診所,被列為收治有輕微發燒,或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指定診所。 特首、林鄭月娥,也再次呼籲,希望民眾對防疫工作,有更多理解、包容。 ==香港特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