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打3劑免居隔新制明上路 部分民代、民眾認為不妥
王柔婷 許政俊/高雄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央宣布明(17)日起,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同住家人,打完3劑疫苗不用居家隔離,改為7天自主防疫。但不少民眾認為不妥,也有民代憂心在這快篩劑難買的時期改制,會增加民怨。
透過車來速領取防疫關懷包,內含市府提供的快篩劑,「0+7」新制上路後,確診個案的同住家人,打滿3劑疫苗就不用居家隔離,改成7天自主防疫,期間只要快篩陰性,還可上班或是出門採買必需品。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他還是一個在行為管理或者是在行動的一個管理面,還是屬於比較接近居家隔離的強度,但是准許你外出,買一些民生必需品或者是上班。」
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指出,「0+7」的話等於,類似自主健康管理的情況,那就是會比較鬆一點。
只是對於「0+7」,有民眾認為是防疫未來趨勢,也有人擔心陰轉陽的空窗期,會有傳染力。民眾說:「封閉太久了,那如果說這樣 ,其實也會造成整個社會,經濟上面有一點問題。」
另一名民眾則認為,「這樣還是有一定的風險在,不是嗎?如果家人有確診的話,你又快篩陰性,你不確定他到底是不是真陰性。」
高雄在昨(15)日中央還沒宣布新制上路時,就表態願意試行「0+7」,陳其邁拋出搭配快篩,降低社區風險的想法,但有民代認為會增加民眾經濟負擔,還可能有錢也買不到快篩劑。
國民黨高雄市議員陳美雅認為,「如果都是要由民眾自費的話,這麼龐大的開銷,以及經常都要大排長龍的方式,長久下來,人民負擔得了嗎?」
高雄市府回應,已下訂200萬劑快篩,符合「0+7」的成人會發3劑快篩,被匡列時先快篩,要出門上班或採買前可再用一劑,等到出現症狀時用最後一劑。但也強調「0+7」不代表全面解禁,禁止聚餐、聚會的規範還是得遵守。
但高雄確診數不斷創新高,今日又有兩位議員快篩陽性,累計4人染疫,但相較台北市議會五分之一議員染疫總質詢延後2週,高雄市議會仍照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