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類對象「快篩陽即確診」新制上路 醫療院所憂視訊看診負荷量過大
吳雅瑜 陳昌維 謝其文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從今天開始,居家隔離、自主防疫、還有居家檢疫,這3類對象的快篩陽性視為確診新制上路,雖然省下PCR篩檢,但還需要預約視訊診療由醫師判定確診。只不過,整套視訊看診流程,一個人大約要花上15到20分,醫院和基層診所,就擔心,如果每個人都視訊診療,擔心業務量太大,會難以負荷。
點開平板電腦,透過視訊進行診療,確診的民眾先出示戶籍騰本證明自己和確診者同住,接著再拿出陽性檢測卡匣,醫師判定完後的檢驗試劑,會請民眾當場銷毀,避免被不當重複利用。
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徐榮源表示,「最重要的就是要確認身分,就是他家裡一定要有人已經被感染,他是屬於居家隔離。」
快篩陽視為確診新制上路,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及居家檢疫民眾適用快篩陽性即確診,這3類人可以透過衛生局安排、「健康益友APP」,或到醫院掛號系統接受醫師視訊。
視訊診療除了進行身份確認,患者需自己在檢驗試劑上寫上姓名及日期,並與健保卡拍照並上傳照片,醫院端會同步截圖,認定陽性後會把結果通報到法定傳染病系統。
只是整套完整的流程,一個病人大約要花上15到20分鐘。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到5月9日為止,符合這3類身份者合計有32萬人,有民眾就擔心會掛不到號,醫院及基層診所也擔憂若每個人都視訊診療,業務量太大,負荷不了。
順誠耳鼻喉科醫師陳佑誠說,「電腦系統有些才剛建置好,有些是可能還沒有建置好,所以在醫師的操作上,不熟悉度一定是非常多,我們現在一小時大概就5、6通以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視訊這個平台現在的時間當然會比較慢,初上路大家的經驗都比較不足,你不管在問診上面,在回答上面當然稍微慢一點,慢慢熟了以後,就會越來越快。」
另外指揮中心也同意,只要是有經過台灣EUA核准的唾液快篩廠牌,也可做為快篩陽的判別工具,也會請醫師在視訊診療時做把關,確認是否為國內EUA核可的唾液快篩試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