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連日現逾40度酷熱 異常高溫衝擊小麥耕作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印度西北部與鄰國巴基斯坦,今年4月均溫直逼新高,上星期連日出現攝氏40多度的酷熱。異常高溫也衝擊當地小麥耕作,印度政府打算趁著俄烏戰事接收兩國小麥出口市場的如意算盤,也多少受到一些衝擊。
1日起,西風系統進入南亞、印度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上週起連日飆上攝氏40多度的高溫,終於稍稍下降5到6度,民眾趁機出門活動,但室外還是酷熱難當,水果冷飲攤大發利市,有人從頭包到腳就怕曬傷,還有許多人選擇泡在河水或游泳池裡降溫。
印度北方省居民德維韋迪說:「去年5、6月份來到的夏天,現在4月、5月初就到了,熱得不得了。」
印度旁遮普省居民辛格說:「情況很糟糕,極度酷熱,停電讓我們很困擾,一整天都沒有電,還常常停電,所以我們來這裡消消暑。」
印度每年4、5、6月是酷熱的夏天,要等到7月進入雨季才會緩解。但過去10年暖化升溫明顯,今年從3月就開始出現攝氏40度熱浪,平均溫度是有氣象紀錄的122年以來最熱,接下來的4月,西北部和中部地區均溫分別達到36度以及38度,月底更頻頻飆出45度左右的極端數字。
人行道熱到融化、學校被迫停課,新德里連垃圾場都引發火警,延燒多日。更糟的是衝擊農民,目前正是小麥正要成熟結穗的階段,溫度太高長不好,灌溉用水不足更會導致枯萎,政府估計旁遮普省,北方省等全國主要小麥產區,今年收成恐怕會縮水25%以上。
教師對抗氣候危機組織阿德維說:「像是種小麥與其他地方種芒果的,貧窮人口與小農受害最深,無論生產力、收入、健康都是。」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小麥生產國,但只出口一小部分,每年政府收購的儲備糧食都遠超過國內需求,新冠疫情肆虐期間,還能對國內8億弱勢人口發放免費糧食。
今年烏克蘭與俄羅斯這兩大小麥出口國開戰以來,印度小麥的國際競爭力大增,政府打算擴大小麥出口發大財,不過氣候因素作梗,要如何繼續維持足夠的內需與外銷,也引發國內質疑。